構建“三維”模式,深入推進“黨建+”工程(黨建三維化管理)
報送單位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攀枝花供電公司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有關要求,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構建“三維”模式,深化推動“黨建 ”工作開展,通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對“黨建 ”進行全面解讀和指導,切實增強基層“黨建 ”工作開展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強調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著力點是要與生產經營相結合,指明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開展的方向。隨后,《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對此再一次進行了明確:“要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對我們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融合開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問題描述
一、黨建“兩張皮”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地位顯著提升,基層黨組織、黨員黨建意識轉變迅速, 管理水平日益增強,主要表現在組織建設、黨員管理等基礎工作方面,但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水平卻依然不高,“兩張皮”問題的解決始終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二、基層黨組織缺乏黨建融合具體指導。目前,公司各基層黨組織“黨建 ”工作意識較之前有了較大提升,但卻依然面臨想做而不知道怎么做的尷尬境地,雖然自上而下有要求,但沒有一個具體怎么開展的指導性意見,急需一個思路清晰、操作性強的工作開展方案進行指導。
思路和做法
一、縱向建“家”,強組織。力量來源于“家”(組織), 組織是“黨建 ”工程實施的基本載體和關鍵因素,做好“黨建 ”,首先要建強任務目標執行和實現的集合體,形成強大的推進力,服務項目、服務黨員、服務群眾。
基本做法為:建好基層黨的支部(臨時黨支部),明確工作在哪里,組織就在哪里。
堅持組織建家。按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規定,凡是有正式黨員 3 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支部,堅持“支部建在連上”原則,進一步建強配齊站、所、班等一線黨支部,擴大黨支部覆蓋面,提升基層戰斗堡壘作用。完善臨時黨支部設置,在“三區三州”、成昆鐵路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現場成立臨時黨支部,切實彰顯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持續推動與當地黨組織的聯系溝通,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
堅持學習立家。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學習機制,充分運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強國 APP等載體,深入開展并實時跟進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學習教育。在保證政治學習質量的基礎上,突出問題導向,積極開展支部微課堂、班組小講堂、人人上講臺、工地小課堂等學習教育特色做法,強化對形勢任務宣講、業務工作難題的研究部署和深入探索,切實提升學習教育質量和實效性。
堅持創新興家。創新構建“黨建 N”新模式,結合黨組織自身專業性質,深入開展“黨建 安全”“黨建 質量”“黨建 服務”等多樣化工作,以創新引領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實現共同提升。以黨支部為載體搭建創新創效園地, 營造濃厚的學習創新氛圍,制定重點難點工作質量和效率提升目標,深入開展技術創新、課題研究、頭腦風暴、QC 活動等工作,匯集黨員集體智慧,以創新成效實現工作提質增效。堅持發展穩家。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強化“黨員師帶徒”“黨員傳幫帶”“黨員紅心結對”等工作開展,以骨干黨員為核心,為身邊新進員工、高齡員工、外協員工等制定專屬提升方案,確定培養目標,開展分層分類的針對性教育,通過學做結合,以幫促學,以點帶面,實現各類員工之間“來源有差別,素質無差別;年齡有斷層,技術無斷層;崗位有界限,協作無界限”目標。
二、橫向拆“墻”,破壁壘。黨建引領架起溝通協作的橋梁,以溝通為導向推動黨組織橫向協作,形成業務溝通紐帶,破除壁壘,統籌各方合力,增強優勢凝聚效應,全面提升“黨建 ”覆蓋面和影響力。
基本做法為:開展支部結對共建,變局外人為局內人。
破除組織之壁。實施內部結對,秉承互幫互助的原則,選取業務領域相近或有交叉的黨組織進行結對共建,以共同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為基礎,共商共謀業務推進良策, 實現工作互動、資源互享、經驗互借、優勢互補。開展社區結對,加強黨建聯盟單位所屬黨支部與社區黨組織的密切聯系,通過定期走訪、座談、開展用電設備維護、組織社區志愿服務等形式,深入溝通、互通信息、強化合作、增進友誼,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破除作風之壁。鼓勵興趣結對,以興趣為導向避免黨員不作為、不擔當的現象發生,提升黨組織工作開展的自我能動性,有效規避形式主義等問題產生,確保有組織有活動,有活動有成效。落實駐點結對,選派素質好、文化高、懂管理的青年骨干兼任基層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為基層及時進行專業幫扶,著力解決基層黨支部黨建力量薄弱、服務群眾能力不足、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
破除經驗之壁。開展課題結對,針對某些具有廣泛性的綜合類課題研究,由相關黨支部選派專業黨員骨干集中參與,組建具有復合性質的課題研究小組,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共同解決工作難題。實施項目結對,根據工程項目責任歸屬,選取在項目現場共事的黨組織,對內通過相關黨組織負責人溝通協商,對外通過“三線陽光”企業黨建聯盟等載體搭建交流平臺,以黨建引領進一步提升協同合作質效,推動工作高質量開展。
破除風俗之壁。探索“企地”結對,以黨建為引領增進企業與地方之間的溝通交流,主動融入當地文化習俗,有效融洽地方關系,主動作為,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營造良好的政企合作關系,為促進工作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對話基礎。開展“一對一”結對,在推動地方電網建設工作的同時,鼓勵一線黨員與當地困難家庭等進行結對幫扶,聆聽群眾訴求與心聲,架起連心橋,提升當地群眾的認可度,助力脫貧攻堅。
三、內向問“心”,做先鋒。強化黨員身份意識養成,促進自我認同和提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依托“五聯五帶”黨員示范工程,充分發揮黨員的齒輪效應,樹立旗幟榜樣,傳遞正能量,團結和帶領身邊人頑強拼搏、奮發有為、崗位建功。
基本做法為:突出黨員示范引領,彰顯“我是黨員,我能!”。
懷有信仰之心。強化黨員思想意識教育,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將信仰踐行于學習、工作與生活之中,在黨的指引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統一行動,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養,把黨的電力事業推向前進,為把國網公司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而不懈奮斗。
懷有政治之心。提升政治站位、樹牢政治理想、錘煉政治擔當、嚴明政治規矩,把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始終放在首位, 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組織的部署和要求上來,在重大問題上講政治、顧大局,在“兩重一突”尤其是脫貧攻堅、“三區三州”援建、“新三直”電網建設等重點工程項目上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全力保障現場安全生產、工程質量和作業效率,將自身政治能力切實轉化為強大的執行力。
懷有榜樣之心。明確黨員“思想覺悟高于群眾,業務技能高于群眾,工作業績高于群眾”的“三個高于”要求,開展黨員積分管理,在全體黨員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黨員對照“提升自己學了什么,安全生產做了什么, 服務客戶干了什么,落實責任履了什么,聯系群眾幫了什么, 工作成果創了什么”六類問題進行自我剖析,反思提升。以“擔當作為、業績為先”為原則推動黨員“三亮三比”,開展“黨員身邊無違章”“我是黨員我先上”等創先爭優工作,評選“黨員示范崗”和“黨員示范團隊”,同步設置“黨員責任區”, 激發廣大干部員工工作熱情,發揮主力軍作用。
懷有攻堅之心。新時代秉承新理念,堅持科技攻堅為主線, 充分運用 5G 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將黨建工作融入于無形、體現于有形,在最小化增加負擔的同時, 最大化發揮黨建引領效用。在安全生產、電網建設、經營管理、改革發展、優質服務等攻堅項目中成立黨員突擊隊,或由骨干黨員帶頭成立項目攻堅小組,選強配優攻堅成員,簽訂《黨員攻堅目標責任書》,構建一貫到底、上下銜接、各司其責、協同發力的攻堅責任體系,助力企業發展取得突破。
黨員積分管理促進常態化融入
效果和經驗
組織建設日趨完善。公司黨委在“三區三州”電網援建工程、“成昆復線”牽引站建設等現場成立 3 個臨時黨支部, 以“三維”模式為指導,進一步細化“黨建 ”十二項具體措施, 黨支部成功建在項目上。通過合理調派黨員、推動黨組織關系轉接等措施,黨員滿足條件的供電所均成立了黨支部,全面實現了農村供電所黨支部全覆蓋。以黨支部為單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機構向鄉鎮農村進一步延伸,“總隊 分隊 支隊”的格局正穩步形成,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作用發揮顯著增強。在黨建引領下,以駐村“第一書記” 的方式助力大窩凼村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現場臨時黨支部與當地區縣公司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充分發揮屬地化優勢,增強了解決線路跨越、協調施工等具體問題的能力,工程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施工進度得到保證。現場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在組織、管理、施工、協調上有效形成合力。黨員作為骨干,白天將帶頭攻堅克難,夜晚交流經驗技術,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以點帶面效果良好。
融合意識更加強烈。黨建融合更加深入,各支部委員主動發揮支委會等黨內會議討論決策作用,共商生產經營工作要點。黨員突擊隊將旗幟插在一線,黨員示范標志戴在身上, 現場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作風、比業績、比技能的“三亮三比”氛圍有效形成。公司黨委將作業現場作為錘煉黨員干部、年輕黨員和發展對象的主戰場,增強了黨員的擔當作為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提升了現場作業質效。
啟示與思考
“三維”模式推進“黨建 ”工程的實施,是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黨委積極探索黨建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基于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之間的共性,以及生產經營工作目標的一致性,本經驗能夠有效提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融合度,具有較強的推廣應用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
課題組成員:
文光輝(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楊國梁(黨建部主任)
徐 恒(黨建部專責)
賈 雷(黨建部副主任、團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