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居民小區新型治理模式-n成都鼓勵“物業十社工”服務(居民小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的措施和方法)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如何提升小區治理水平?讓小區居民的凝聚力越來越強、矛盾越來越少?成都市在探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居民小區治理。
7月3日上午,武候區民政局、機投橋街道辦事處、機投橋潮音社區聯合物業、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武新花園·促融自治”物業 社工服務項目“融情鄰里.共創美好武新”首屆鄰里節活動,由社工及居民自組織策劃,物業、志愿者現場維護協調,共200余人齊聚一堂。
此次活動在精彩紛呈的文藝匯演中拉開序幕,全程由自組織隊伍樂隊老師伴奏,《地道戰》、《毛主席話兒記心上》、《我和我的祖國》,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紛紛化作禮贊與祝福,在空中回蕩,禮贊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祝福所有人幸福安康。
此刻,游園會同時進行,美食——糖畫、冰粉、糖油果子、蛋烘糕令人垂涎欲滴。幸運觀眾抽獎環節,更是為活動增添了一份緊張、刺激。大家手搖小紅旗,歡呼、拍手…笑臉洋溢,這就是政府、物業、社工共同營造的和諧美好的武新花園的真是寫照。
整場活動在眾人起立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落下帷幕,這就是一份武新花園大家庭給偉大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濃濃的祝福。
此次活動在物業與社工、居民的共同參與下,使武新花園小區鄰里親情更加融洽,也進一步豐富了小區居民精神生活,推動了和諧文明小區建設。
據了解,在2020年4月中共成都市委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文件《關于深化和完善城鎮居民小區治理的意見》中提出,小區治理要聚合社會力量協同共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居民小區治理。制定社會力量參與居民小區治理指南,通過項目資助或委托服務等方式,引導培育具有專業知識、工作經驗、相應資質的社會組織、社會企業以及其他第三方機構,為小區居民提供公共服務、志愿服務、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支持和鼓勵專業人士在社區統籌下為居民開展法律援助、糾紛調處等服務。鼓勵探索“物業十社工”服務模式,組建物業志愿服務隊伍,引導居民小區開發社工崗位、引進社工人才或與社工機構合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