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黨建有了工作新十法(樓宇黨建工作做法與成效)
2002年5月26日,全市第一個商務樓宇黨員服務點在靜安中華企業大廈掛牌成立。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加強基層黨的組織建設,今天(2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靜安樓宇黨建工作新十法》發布暨靜安區樓宇黨群工作者主題黨日活動在上海樓宇黨建的發源地之一—靜安寺街道高和大廈(原為中華企業大廈)舉行。
活動在《共同走過,初心傳承》視頻短片中拉開帷幕,生動回顧了近20年靜安樓宇黨建前赴后繼的扎實探索和生動實踐。
目前,靜安區共有67個“白領驛家”樓宇黨群服務站,150余名樓宇黨群工作者,覆蓋200多幢重點樓宇,打通了樓與樓、樓與社區的“圍墻”,贏得了白領和企業的口碑與好評。會上,對靜安區優秀樓宇黨群服務站進行了表彰。同時,為四代樓宇黨群工作者頒發了精心設計的職業徽章。這枚包含意義的職業徽章,既代表一種職業身份與象征,也要求靜安樓宇黨群工作者要不忘來時路、勇走前行路,學好黨史、辦好實事、開好新局。
本次主題黨日,還有靜安寺街道的樓宇黨群工作者帶來的情景劇《每一件溫暖的小事》。這部劇改編自他們真實的工作故事,以點帶面地展現了靜安樓宇黨建是如何開展得“接地氣、有底氣、很提氣”,以小見大地還原了黨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思考感悟,展示了這些活躍在“垂直社區”的“紅色因子”,在新時代聚智匯力,接續奮斗的真情實感。
最后,會上發布了《靜安樓宇黨建工作新十法》。2004年,為了能夠順利地走進樓宇之門、“兩新”單位之門、員工心靈之門,靜安寺街道的樓宇黨群工作者根據實戰經驗,首創了“商務樓宇黨建工作法”。隨著時代的發展,樓宇黨建工作的服務內容、服務方法和服務領域、服務載體等都有了新的變化和拓展,與時俱進、開拓進取,靜安區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打造了“新時代上海樓宇黨建創新實踐基地”,積極總結樓宇黨建工作的新實踐,凝練了“靜安樓宇黨建工作新十法”。這本書刊載了靜安區樓宇黨建的最新方法與鮮活案例,將成為新一代黨群工作者的“紅寶書”,激勵大家匯集新動力、勇攀新高峰,在樓宇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的新征程上,貢獻靜安的智慧和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
作者:顧一瓊
編輯:王宛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