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單”管理提升城市黨建效能(加強城市黨建)
![]() |
映海南社區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受到居民們歡迎。 |
![]() |
映海南社區黨員樓長鄧建芳在電梯開展消毒工作。 |
![]() |
沙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為群眾提供上門義診。 |
■編者按
粵港澳大灣區競合格局中,“城市三水”如何緊抓機遇,沖刺高質量發展?《南方日報·佛山觀察》推出“城市三水新機遇”系列報道,解構三水新優勢,深讀三水新動作,此為該系列的第六篇。
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文鋒西社區的低保戶陳健(化名)家中,讀初一的兒子一度因為手機老舊、網課掉線跟不上學習進度而煩惱。如今,這件憂心事得到了解決。
原來,文鋒西社區黨委及時落實“三單”管理機制,通過黨建平臺發布需求,得到共建單位星火教育佛山分公司黨支部的響應,為陳健一家送來新的平板電腦和專業老師一對一在線課程輔導。
近一年來,三水區積極推動“三單”管理機制落到實處,這樣的服務情景變得越來越常見。針對城市黨建資源碎片化、城市居民需求多元化、基層治理和服務的主體條塊化的城市黨建難題,三水區通過探索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三單”管理工作方式,對黨建資源如何與黨群需求精準常態對接,交出了黨建引領城市基層善治的三水答卷。
撰文:黃逸豪 王伯樂 曾文崳 三宣 余德偉 受訪者供圖
資源“上墻” 社區黨委聚合力
走進西南街道時代城二期,時代城第二黨支部宣傳欄的資源清單專欄上,貼著分別由社區黨委、共建單位和黨員群眾提供的資源表格,清晰標注了資源提供方、資源具體內容、面向的服務對象、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西南街道北江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面向基層群眾提供醫療培訓、義診和醫學常識培訓;三水區消防大隊可面向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人員提供消防安全培訓;三水區力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則可以向基層群眾提供黨員志愿服務、居家養老服務和心理咨詢等服務。
清晰的服務清單,有助于社區黨委進一步提高統籌協調資源的能力。
三水區委組織部組織三股股長徐相永介紹,有別于農村居民相對集中的服務需求,城市居民的需求多元化特征明顯,對服務的及時性、精準性提出更高要求。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城市黨建資源碎片化,社區黨委能夠調動的資源往往十分有限,使得黨建資源難以精準常態地與黨群需求進行對接,導致各類黨組織參與城市社區共治的效能處于較低水平。
如何把涵蓋醫療、法律、教育等領域的各類黨組織調動起來,確保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基層治理,就是資源清單的作用所在。
目前,三水區各轄區內黨組織和黨員能夠提供用于開展服務的各類資源,由社區黨組織在每年初統一收集并匯總,初步形成清單后經過分析研判和把關審核,召開區域黨建聯席會議研究確定資源清單后公布。
西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國雄認為,通過資源清單統籌資源,社區黨組織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有助于解決社區黨組織資源統籌力不足的問題,更加有效地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社區管理、服務和治理。
在黨建資源方面,除了社區黨委和共建單位,黨員個人也有了施展本領服務群眾的平臺。例如,黨員崔雅面向職工、女士提供形象管理服務,而來自“大象心理”的李文田則向黨員、高新人才、青少年及婦女兒童提供心理咨詢和文化活動策劃服務。
目前,三水區已有800多家共建單位參與黨群共建活動,提供了1000多項資源,社會各方黨建力量參與城市基層治理的熱情正逐漸升溫。
需求有來頭 黨建資源準投放
當黨建資源高效整合后,社區黨委能否收集到群眾真正的服務需求,決定著資源能否精準地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時代城二期的樓棟大堂內,黨員樓長信箱上寫著黨員樓長的姓名和手機電話,樓棟居民如果有什么服務需求,都可以投遞信箱或者電話聯系與樓長溝通。接下來,還可以通過“紅色e站”智慧黨建平臺實現信息的線上傳輸。
黨員樓長本身就是小區居民,在了解收集群眾需求時有著天然的優勢。為拉近黨群距離,三水區各社區黨委梳理轄區內物業小區和片區的黨員數,發動黨員主動認領黨員樓長崗位,由黨員樓長牽頭建立業主群,再由社區黨委牽頭建立樓長群,利用“雙群”收集群眾的服務需求。
疫情期間,雅湖半島的返回居民居家隔離時,無法外出購買生活物資和處理生活垃圾。黃先生便通過黨員樓長向雅湖半島黨支部反映了這一難題。
雅湖半島黨支部書記梁靜林經過摸底排查后,將這種共性需求反饋給映海南社區黨委,社區黨委積極與黨員志愿者隊伍對接,組建了一支20余人的“紅色代購”隊伍,負責為居家隔離的群眾采購生活必需品,雅湖半島黨支部黨員職工還專門回收居家隔離住戶的生活垃圾。
各社區黨委將群眾需求的收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時時刻刻把群眾的需求放在心上。沙頭社區是典型的老城區,許多長者由于經濟困難或者行動不便等原因,難以定期出門健康體檢。沙頭社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社區長者們對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慰問幫扶等社區服務的需求后,立刻與資源清單對接,協調黨建共建單位恒福醫療中心,安排黨員醫生定期為4名困難長者提供上門醫療服務。
在通過黨員樓長、黨群服務中心窗口、社區干部、直聯團隊、黨群先鋒隊、黨員志愿者等線下渠道收集群眾服務需求之外,三水區還發揮智慧黨建平臺的載體優勢,通過“紅色e站”智慧黨建平臺,動員轄區內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實名注冊,積極亮出資源、上傳需求,實現資源與需求的快速對接,實現資源要素的最優配置,打破傳統黨建“限時、限地、限人”的束縛。
服務清單化 成效兌現有保證
本著“精準匹配、便于實施”的原則,三水區社區黨組織在前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資源清單和需求清單后,將兩張清單精準匹配,制定具體服務項目,初步形成服務清單,在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審核把關,并經區域黨建聯席會議研究確定。
區域黨建聯席會議在推進“三單”管理機制落實,強化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上,起著關鍵作用。
區域黨建聯席會議以社區為單元建立,由掛鉤聯系該社區的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擔任聯席會議主任和召集人,由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常務副主任,由社區內代表性較強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副主任。
作為各類黨組織互聯互動的平臺,區域聯席會議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定期研究“三單”管理有關事項,統籌協調解決“三單”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涉及社區共建方面的有關重大事項進行工作協調。
據統計,13個城市社區中,平均每個聯席會議的成員有15人,除了由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擔任主任,社區書記擔任副主任外,還平均有1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成員參與。
“這推動了社區治理從黨委、政府唱‘獨角戲’變成共治自治、全民參與的‘大合唱’。”康華社區黨委書記莫美華說。
同時,三水區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員樓長”三級黨建網格,形成“三單”管理快速響應機制,實行服務清單分級兌現,本級網格解決不了的“三單”管理事項,報上級網格協調解決。
黨員樓長作為落實“三單”管理的重要力量,三水區還專門為其制定了《黨員樓長工作指引》,對其給予適當的保障支持,在適度補貼、評獎評優、外出培訓、黨內關懷等方面給予體現。截至目前,三水全區黨員樓長達到2151人,在戶情摸排、政策宣傳、鄰里幫助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為充分調動“三單”管理參與各方的積極性,三水區還積極探索“三單”積分管理,依托智慧黨建平臺,開設“志愿服務積分排行榜”,讓認領項目的共建單位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既是對該單位的黨組織和黨員評星定級、發展黨員的重要參考之一,也是年度民主評議黨員和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表現優異的黨員還可以納入“兩代表一委員”推選對象,優先享受黨員教育管理、社區公益服務、愛心商家贊助等資源。
“我們希望把城市的黨建資源都盤活,讓‘三單’管理的參與者在服務中不僅僅是奉獻,也能有收獲。”徐相永說。
■重點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多元共治
近日,三水區云東海街道9個小區黨支部發動近800名在職黨員,深入各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愛心捐贈、慰問老黨員等志愿服務活動。
三水全區已有超過1萬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三水區建立健全黨員報到前、報到時、報到后的全鏈條管理機制,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發動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服務,只是三水統籌城市黨建資源為城市黨建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三水區當前不斷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多元共治,切實加強城市社區黨組織統籌資源的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
全鏈條管理報到在職黨員
到各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作為一支重要的黨建力量,三水區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強化全鏈條管理能力。
在黨員報到前,三水將以“項目 崗位”明確黨員服務內容,對服務內容進行項目管理,提前收集在職黨員關于志愿服務、文體活動、黨建項目等三大類23項服務意向,根據社區在疫情防控、扶貧助困等工作需求,精準匹配并細化志愿服務項目,將報到黨員編入志愿服務隊,引導報到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同時,為對服務內容提供崗位支撐,三水將對報到黨員進行設崗定責,鼓勵在職黨員擔任黨員樓長、物業住宅小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參選小區業主委員會委員。今年6月底,三水全區1萬余名在職黨員陸續完成報到。
黨員報到時,三水將以“三級黨建網格 三單管理”規范服務方式,堅持同社區、物業小區、黨員樓長的“三級黨建網格”建設結合起來,安排報到黨員吸附到黨建網格的各個觸角,促進報到服務有廣度。
同時,三水將堅持同社區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的“三單”管理機制結合起來,推動社區需求與轄區資源精準對接,形成服務清單,促進報到服務有深度。疫情防控期間共制定服務清單277項,服務項目落實率達到91%,得到基層干部群眾一致認可。
黨員報到后,以“跟蹤 考核”保證服務效果,由派出單位和接收社區以“跟蹤”保效果。派出單位將為首次報到的黨員提供介紹信和報到登記表,接收社區建立專門工作臺賬,并如實記錄報到黨員提供資源、參與活動和開展服務等情況,派出單位將報到匯總表報三水區直機關工委等部門備案,以“一信一賬一表”為抓手對服務落實情況實行常態跟蹤,倒逼報到黨員用心、用力,保證服務項目高質量。組織部門以考核保效果。
此外,三水還積極探索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后的“三個下沉”,即:下沉到社區黨委,編入社區黨群先鋒隊;下沉到小區,納入小區黨支部管理和監督;下沉到樓棟,認領黨員樓長或配合黨員樓長常態化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云東海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4月開展在職黨員報到工作以來,云東海街道以“三單”管理為抓手,整合紅領聯盟等多個黨組織的力量,制定在職黨員服務和活動計劃,通過“線上 線下、專長 特長”等方式引導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城市基層治理與服務,壯大城市基層服務力量,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統籌多方參與“三單”管理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措施導致一些居民出現了焦慮煩躁的情緒。針對社區居民需要心理疏導的需求,西南街道沙頭社區黨委在“資源清單”內快速匹配資源方,決定引入一合心理咨詢中心這個資源方,聯合建立社會心理網絡服務平臺,24小時以微信和電話咨詢等方式,不間斷為居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得到居民好評。
自從三水區鼓勵吸引“兩新”組織黨組織參與“三單”管理以來,像一合心理咨詢中心這樣的資源方正越來越多。
目前,三水區支持“兩新”組織黨組織從團結凝聚職工群眾、建設先進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加強自身建設等角度積極參與“三單”管理,尊重“兩新”組織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增加自身品牌、文化、價值的宣傳。
三水區還吸收整合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三單”管理,動員社區黨群先鋒隊、黨員志愿服務隊根據職業特點和個人專長認領服務項目,圍繞城市基層黨建中心任務設置崗位,動員社區無職黨員積極領崗盡責,做到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
同時,三水區積極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在“三單”管理中走在前列,推動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淡化體制、隸屬、級別觀念,主動走出“大院圍墻”,融入駐地社區黨建,積極參與區域黨建聯席會議,發揮政治優勢和資源優勢,主動為服務清單的落地落實提供服務。
三水區還把參與“三單”管理工作情況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黨建工作職責,列入年度黨建工作考核內容,由屬地社區黨組織參與評價,實施“三單”管理激勵機制,對在“三單”管理中表現優異的黨員群眾,及時進行表揚肯定。
■觀察
統籌資源凝心聚力
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力
去年,在“紅色e站”智慧黨建平臺探索入選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后,“三單”管理又獲得了“2019年廣東省基層黨建十大優秀創新案例獎”。
為什么三水城市基層黨建探索能夠得到國家和省的重視?這首先要從城市黨建的特點說起。
城市聚集著大量的教育、咨詢、醫療、法律等黨建資源,但這些黨建資源往往散落在轄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黨組織,如何統籌好碎片化的黨建資源,滿足城市里不同群體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成為社區黨組織急需破解的難題。
為破解這個城市基層黨建難題,三水區明確了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三張清單編制程序,制定實施流程圖,系統性回答了“誰來提供服務、為誰提供服務、如何提供服務”的問題,為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機制支撐。
在統籌整合黨建資源,根據城市基層服務需求精準投放黨建資源的同時,三水區還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服務中旗幟鮮明地突出黨的領導,各類黨組織在統籌落實“三單”管理時,鼓勵黨員統一穿著紅馬甲,統一佩戴黨徽,主動亮出黨的標識,體現黨的色彩,讓黨員群眾在享受城市黨建服務中感受到“惠從黨來”。
隨著“三單”管理機制的不斷落實,城市基層黨建服務正向著規范化、常態化、精準化的方向良性發展,各個黨組織和黨員群眾也在一線服務中不斷得到錘煉,城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斗力將不斷增強,對于夯實黨在城市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