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百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操作指引
百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格化
服務管理工作操作指引
為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線,全面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確保“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特制定本操作指引。
一、優化網格設置
根據區域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的實際,按照“因地制宜、規模適度、無縫覆蓋、方便群眾、便于管理”原則優化網格設置,合理配齊配強專兼職網格員,實行定網格、定人員、定職責,做到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
(一)合理設置網格層級。在不改變基層現有組織領導體系、不打破現有行政區劃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統籌人口分布、規模數量、群眾生產生活習慣、產業行業特點情況,按照“邊界清晰、全域覆蓋、規模適度、功能完整”的原則,設置“縣(市、區)—鄉鎮(街道)一村(社區)一自然屯(村民小組、居民小區、專屬網格)”四個層級網格。
(二)科學劃分網格單元。按照“城鄉有別、一網統籌、多格合成”的原則,根據國家標準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嚴格按照單元網格和專屬網格兩種標準劃分。
1.單元網格:以村(社區)為單位劃分,每個行政村(社區)設置為1個單元網格。
2.專屬網格:將村(社區)轄區內較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廠礦企業、建筑工地、學校、醫院、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相對獨立的區域設置為專屬網格。
3.單元格:每個單元網格(專屬網格)由若干個單元格組成。農村地區原則上以自然屯(村民小組)為單位設置單元格,每個單元格內村民戶數一般為50- 200戶, 戶數達200戶以上的自然.屯(村民小組)可根據實際劃分為2個以上單元格。城市社區原則.上以相對獨立的住宅小區(獨戶樓棟、商鋪、街巷居民戶、居民小組)為單位設置單元格;住宅小區戶數超過500戶的可設置為2個以上單元格;獨戶樓棟、商鋪、街巷居民戶組成的單元格.戶數一般為300- 500戶;社區原住戶一般每個居民小組設置為1個單元格。
(三)實行網格編號管理。為強化對網格的管理,每個網格單元賦予一個9位數的數字編號:開頭第一、二位數字為縣(市、區)編號[全市12個縣(市、區)從右江區起排序,分別賦予編號“01”至“12”,詳見附件1],第三、四位數字為鄉鎮(街道)編號[由各縣(市、區)根據所轄鄉鎮(街道)數從“01”開始編號],第五、六位數字為村(社區)編號[由各鄉鎮(街道)根據所轄村(社區)數從“01”開始編號],第七、八、九位數字為網格單元編號[由各村(社區)所轄自然屯(村民小組、居民小區、專屬網格)數從“001”開始編號]。
(四)配齊配強網格員。網格員應當從本格網中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溝通能力良好、熱愛社會治理工作、具備履行網格服務管理工作能力的人員中選聘,由村(社區)提出人選名單報鄉鎮(街道),鄉鎮(街道)審核后報縣(市、區)政府批復確定。
1.單元網格的網格員:一般由村(社區)“兩委”干部、專職化城市社區工作者、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含第一書記)、鄉鎮包村工作隊員、黨建工作組織員等人員擔任。
2.專屬網格的網格員: 一般由商務樓宇經營單位、各類園區管理單位、商圈市場經營單位、廠礦企業、建筑工地、學校、醫院、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有關負責人擔任。
3.單元格的網格員: 一般由單元內的村(居)民小組長、黨員、干部、安全員、社會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物業公司管理服務人員、樓棟長、業委會成員、單位保安等人員擔任。
4.在農村地區,每個單元格一般配備2名網格員(其中至少有1名為單元網格的網格員或專職網格員);在城市社區,根據單元格所管理居民戶數確定網格員,一般每100戶配備1名網格員(每個單元格至少配備1名單元網格的網格員或專職網格員)。
5.各縣(市、區)可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村(社區)配備專職網格員,數量由各縣(市、區)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專職網格員由各縣(市、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使用、統一管理。
二、明確網格員職責
(一)摸清人口底數。全面掌握轄區內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成員、聯系方式、疫苗接種、返鄉人員等情況,做好登記造冊。
(二)定期走訪排查。及時了解轄區內住戶的變動情況,人員返百來百情況。
(三)實時掌握動態。每日對接住戶,對有返百來百情形的,及時跟蹤落實一鍵直報,確保五類人員向社區報備。
(四)做好政策宣傳。宣傳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通知及指令、衛生防疫知識,規勸群眾做好個人防護、嚴格落實不聚集規定,少聚餐少串門、勤洗手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主動掃碼亮碼,倡導喪事簡辦、喜事緩辦、酒席不辦,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嚴防疫情傳播。
(五)做好信息報送。每半個月向鄉鎮疫情防控指揮部上報1次全覆蓋排查結果。在排查中,一經發現來自有本土疫情發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從境外返(來)百人員的,要立即將情況上報鄉鎮疫情防控指揮部。
(六)做好隔離管控或居家健康監測工作。建立監測人員臺賬,協助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做好安裝門磁和監控、健康監測和癥狀問詢、生活物資配送、看病送醫以及心理疏導等工作。
三、規范網格員工作流程
(一)開展常態化排查。網格員要通過電話訪談、微信聯系或上門走訪等形式開展摸底排查工作,精準掌握網格內所有住戶的家庭成員、聯系方式、疫苗接種、返(來)百等情況。
1.每半年開展1次網格內住戶信息摸底排查,填寫《百色市人口摸底調查表》(附件2) ;每半個月開展1次返(來)百人員全覆蓋排查,重大節假日要提前14天完成排查,填寫《百色市返(來)百人員動態排查工作表》( 附件3)。
2.督促網格內的建筑工地、廠礦企業、賓館酒店、“三無”小區、出租房屋等重點區域的相關責任人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零死角、零盲區開展排查工作。
3.分類建立覆蓋本網格內所有村(居)民、商戶(單位)、建筑工地、工礦企業、賓館酒店、“三無”小區、出租房屋的微信群,原則上每50–100名村(居)民戶代表或商戶(單位)負責人或建筑工地老板、工礦企業負責人、賓館酒店負責人(經營者)、“三無”小區責任人、出租房房東組建一個微信群,每日利用各類微信群排查、收集本網格返(來)百人員,發送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通知及指令、衛生防疫知識。
(二)報送排查信息。村(社區)網格員在開展排查過程中,一經發現來自有本土疫情發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從境外返(來)百人員的,要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每日16時前要將本網格上一日16時至當日15 時的排查和管控措施落實情況上報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每半個月完成全覆蓋排查工作后,要在當月16日或次月1日前將排查結果.上報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
(三)開展處置工作。收到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達涉及本網格人員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等指令后,村屯、社區、居民小區網格員要及時做好以下工作。
1.將告知書送達當事人,填寫《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健康登記表》(附件4),建立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人員臺賬,精準掌握人員的基本信息、隔離起始時間、解除隔離時間等信息。
2.開展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防護知識培訓,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及其共同居住的人員進行日常衛生與防護知識、隔離期間相關要求等內容培訓。
3.做好門磁安裝及監控工作,協助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安裝門磁,并按照便于監測的原則,指定門磁監控工作人員,落實門磁監控責任。-經發現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人員違反相關規定的,要立即上報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
4.協助醫護人員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人員進行核酸采樣,每日通過電話或上門開展兩次健康監測和癥狀問詢工作,并將情況反饋給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
5.結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的實際需要,協助做好居家人員生活、醫療需求的對接,開展生活物資配送、看病送醫以及心理疏導等服務工作。
四、強化網格員業務培訓
鄉鎮(街道)負責開展網格員業務培訓工作,網格員入職后,原則上3個月內要參加3次集中培訓,今后每年參加2次集中培訓,確保每名網格員都明確工作職責任務、掌握日常工作流程、熟悉網格區域范圍情況。
五、落實網格員待遇保障
各縣(市、區)要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將網格員工資待遇、補貼、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網格管理工作正常開展,專職網格員按政府購買服務人員落實待遇,兼職網格員按照300元/1月標準發放補貼。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廠礦企業、建筑工地、學校、醫院、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類專屬網格的網格員,由所在公司或單位負責落實待遇。
附件:1.各縣(市、區)疫情防控網格編號表
2.百色市人口摸底調查表
3.百色市返(來)百人員動態排查工作表
4.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健康登記表
來源丨百色廣播電視臺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