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增加一顆星 這個五星級支部怎么做到的?(支部每月一星有哪些)
一年增加一顆星,三年升至五星級。在自治區科技廳,辦公室黨支部的“蝶變”令人刮目相看。
先后榮獲區直機關和廳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多名黨員干部獲自治區“五四”青年獎章、巾幗標兵、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獲自治區政府系統辦公室工作先進集體、公文處理先進集體等榮譽;助力科技廳獲評國家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自治區無煙機關、健康機關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先進單位……
近年來,自治區科技廳辦公室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加強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積極打造“銳科技·心服務”特色黨建品牌,一躍成為科技廳系統標桿支部。
“秘籍”是什么?
是科技廳黨組的堅強領導,是機關黨委的悉心指導,亦是支部自身的不懈努力。
旗幟鮮明抓黨建,模范表率樹標桿
每一位辦公室黨支部的黨員,都對“政治生日”記憶猶新。
每位黨員的入黨時間就是“政治生日”。這一天,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深刻剖析個人心理歷程和認識,誠邀其他黨員對自己提出意見和建議。黨支部會發一張“政治生日賀卡”,讓過“政治生日”的黨員心里暖洋洋的。
提升黨建質量,“政治生日”只是一個縮影。
自從立下“創星”目標以來,辦公室黨支部認真落實“三強九嚴”工程,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制定主題黨日、思想匯報、集體學習、廉政風險預警等8項制度;實行黨建工作小組機制,堅持制度完善、學習教育、責任落實、組織建設“四個規范”,支部規范化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書記率先垂范,班子作風扎實,黨員甘于奉獻。辦公室黨支部關鍵時刻靠得住,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廣泛認可。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習。支部牢記黨政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深刻認識到學習能力決定工作能力,由此建立了支部“第一議題”和“集體學習”制度,實行“閱讀存折”創新,組織開展“三必學”活動,進一步筑牢了支部黨員的思想根基。
學以致用,方能知行合一,如何讓黨建工作更加有血肉、業務更加有靈魂?辦公室黨支部積極與創新主體及科技廳系統有關支部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創新聯動結對子行動,將解讀科技政策、征集創新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一體化”推到底。
緊盯重點抓落實,攻堅克難勇擔當
2020年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一場新聞發布會,讓寧夏科技扶貧東西部協作經驗成為關注的焦點。
漂亮的成績單背后是無數人辛勤的工作,更有科技廳辦公室默默無聞付出的點點滴滴,為創新驅動戰略工作提供的堅實保障。
熟諳科技創新政策的支部書記馬龍,先后參與制定《寧夏“十四五”科技規劃》等30多項科技政策。其中,他參與調研起草的《全區企業科技創新評價報告》,被運用于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參與研究總結的寧夏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被科技部列為全國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典型案例。
為加大科技宣傳力度,辦公室黨支部建立了新聞通氣會、廳長接待日等制度,扎實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年均組織發布新聞報道600多條,政務信息供稿率和采用率在自治區政府組成部門中均名列前茅。
量有了,更要有質。除了完成門戶網站智慧改版、建立微信公眾號“科技矩陣”,辦公室黨支部還協調設立了科技日報社寧夏記者站,使寧夏科技創新工作在全國的知名度顯著提升。
積極謀劃抓服務,主動高效樹形象
服務,是辦公室工作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怎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謀劃、主動服務,這對新時代辦公室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抓重大會議活動服務保障。東西部合作推進會、部區會商會、院士專家戰略咨詢會、全區科技獎勵大會、全區科技特派員工作現場交流會……每一項重大會議活動中,辦公室黨支部所有黨員都恪盡職守,積極協調,保障有力。
二抓廉潔型節約型機關創建。支部對科技廳系統辦公用品申購領用、公務用車租賃實行網上管理,實現全流程可視可控;積極壓減機關運行成本,使公務接待費、辦公費等均大幅下降;分批開展辦公樓節能改造,節約型機關建設得到自治區評估組表揚。
三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支部抓好科技廳黨組疫情防控各項部署督查落實,協調推動出臺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廣泛組織開展科普宣傳,全廳系統發放“新冠肺炎防控科普宣傳折頁”近30萬份,在全區16個電視頻道、410個新媒體平臺廣泛推送系列《新冠肺炎防控科普微動畫》,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科技力量、展現科技擔當。
小事、碎事、雜事,卻有大政治、大考驗、大影響。一直以來,自治區科技廳辦公室黨支部黨員干部在各自崗位上,把辦文辦會、政務公開、信息宣傳、機要保密、網絡信息化、后勤保障工作做出新高度,努力為鮮紅的黨旗添就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