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網格智慧平臺,用“指尖”實現零距離便民服務(網格+黨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書凝 通訊員 李揚 李淼 濰坊報道
“多虧了村里給裝的‘一鍵呼叫’器,摁了之后村里很快就來人了!”76歲的劉大娘是城關街道李家莊村的一位普通村民,3月4日中午,她在自家院子里扭了腳,當時就不敢動了,孩子們都上班,只有她和小孫子倆人在家,情急之下,劉大娘讓小孫子摁了“一鍵呼叫”按鈕。沒過多久,網格員小尹和村衛生室的張醫生就來了,做了簡單處理后,倆人把劉大娘送去了附近的醫院進行專業治療。在這個村,像劉大娘這樣通過“一鍵呼叫”黨建網格智慧平臺尋求幫助和服務的并非少數。
李家莊村位于臨朐縣西部城郊,在60年代就是全國的先進典型村。全村共有村民929戶,黨員174名,劃分14個黨建網格,配備14名網格員,109名聯戶黨員。為深化黨建網格化工作,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準的服務,解決群眾需求收集不夠系統、任務分配不夠有序、便民服務不夠及時、網格員任務較重等問題,改善服務“散、亂、慢”的狀況,李家莊村黨總支按照“黨建引領、緊扣需求、服務民生”原則,打造黨建網格智慧平臺,設置平臺指揮調度中心,通過在村民家中安裝“一鍵呼叫”裝置,實現e網連萬家,將群眾的大情小事一網兜起。
黨建網格智慧平臺依托李家莊惠民綜合體便民浴室、便民理發室、便民超市、百姓餐廳、金融服務點、衛生室等便民服務資源,整合村“兩委”干部、網格員、聯戶黨員、社區民警、法律顧問、村衛生室、水電工等各方力量資源,成立“1 3 N”網格便民服務團隊,將“人”和“事”通過e網融合共聯,由調度中心統一收集需求、聯系分配任務,便民服務團隊負責落實各項服務事項,形成了“群眾點單—調度中心派單—網格便民服務團隊接單”的“三單式”便民服務模式,實現了需求集中收集、任務集中分配,網格員工作更加理順、有序,服務更加精細精準、便捷高效。
截至目前,李家莊村依托黨建網格智慧平臺,已為群眾提供傷病緊急處置、維修水管、金融代辦、上門送餐、理發等便民服務110余次,用網格化服務在群眾身邊織起了紅色“連心網”,極大地提升了村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