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
1、【有關條款】
第二十六條 村黨組織領導班子應當由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熱心為群眾服務的黨員組成。村黨組織書記還應當具備一定的政策水平,堅持依法辦事,善于做群眾工作,甘于奉獻、敢闖敢拼。
村黨組織書記應當注重從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中的黨員培養選拔。每個村應當儲備村級后備力量。
村黨組織書記由縣級黨委組織部門備案管理。
根據工作需要,上級黨組織可以向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
【典型案例】
2012年以來,我省堅持省直機關帶頭,先后選派5輪、3962名省派第一書記、132名涉掛職縣(市、區)黨委副書記,帶動各級累計選派6萬余名第一書記到農村一線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
各級第一書記擔當責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幫扶工作。一是抓班子帶隊伍,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第四輪第一書記幫建黨組織709個,調整選配黨組織書記2033名,發展黨員1.3萬名,培養后備干部3萬名。二是辦實事惠民生,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第四輪第一書記落實政策項目資金68億元,修路2.4萬公里,幫助4340個村改電通電,幫助5545個村解決用水問題。三是育產業上項目,加快強村富民的步伐。第四輪第一書記發展和培育致富產業項目1.3萬個,成立合作社8800余個,帶動參與產業發展群眾73萬人,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8.5億元。四是樹新風促文明,提升群眾精氣神和村莊活力。省派第四輪第一書記共在幫包村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5400余次,新建農家書屋310個、文化廣場596個,安裝體育設施473處,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當前,第一書記工作已經成為山東省加強基層黨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品牌。
2、【有關條款】
第三十三條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組織黨員認真學習和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黨內主題教育活動,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學習形勢政策、科學文化、市場經濟、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等知識。
縣、鄉兩級黨委應當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建好用好鄉鎮黨校、黨員活動室,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黨員教育。鄉鎮黨委每年至少對全體黨員分期分批集中培訓1次。
【典型案例】
山東著眼于破解基層黨員教育培訓缺人管、缺陣地、缺師資、缺經費,基層黨委兜底培訓和學時制度難落實等問題,積極推動鄉鎮(街道)黨校(黨員教育中心)建設。
突出實體化,統籌資源建陣地。按照“有班子隊伍、有教學場所、有學員宿舍、有課程體系、有培訓計劃、有管理制度”標準打造實體培訓陣地。普遍組建不少于3人的工作人員隊伍,優化設計“理論政策、黨性鍛煉、實踐能力”三大板塊培訓內容。
突出規范化,從嚴管理保質量。從培訓管理、學員管理、教學管理等方面持續用力,加強過程管控和質量管理。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培訓班次,有序組織黨員參訓。實行班主任制度,推行封閉式管理,建立黨員培訓電子檔案,培訓情況納入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健全教學運行和教學效果評價反饋機制。
突出系統化,開放共享增活力。服務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樹立“全時段使用”理念,以村(社區)“兩委”成員為重點,統籌實施基層黨員干部主題教育培訓,抓好村(社區)黨員冬春集中培訓等,對基層黨員全覆蓋開展系統化、專業化、規范化教育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