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促發展,勇做海洋產權市場建設先鋒(海洋黨建品牌)
山東省省屬企業“過硬黨支部”建設巡禮之七十七
【支部建設】
山東海洋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黨支部
黨建引領促發展勇做海洋產權市場建設先鋒
文/孟瑩 王波 白潔
2023年1月,山東海洋產權交易中心榮獲山東產權集團改革創新獎。
山東海洋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黨支部成立于2017年4月,現有黨員7人,在山東產權交易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焦黨建與經營業務“兩手抓、兩促進”,以“建設海洋產權市場,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為使命,積極發揮產權市場在匯聚資源、盤活資產、活躍經濟方面的優勢,讓各類市場主體在海洋產權“生態圈”融合發展、合作共贏,助力海洋強省建設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黨支部先后榮獲過硬黨支部示范點、煙臺首屆金融創新成果獎優秀獎,是山東省海洋碳匯產業聯盟成員單位。
強引領、把方向
推動支委領導作用全面發揮
公司黨支部加強政治建設,強化廉潔自律,增強引領、把關能力,推動支委領導作用全面發揮。
聚焦政治建設。制定加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方案,組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專題、海洋強國等專題開展學習研討,在官微開設“學習時間”專欄,同時通過學、看、講、研、聯、用六步法抓好專題學習。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務虛會、形勢分析會、業務研討會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提高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發揮把關作用。堅持黨支部把關定向和法人治理體系結合,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原則,實現了支委成員在董事會、經理層任職,制定黨支部議事規則及議事清單,公司經營計劃、投資計劃、干部管理等重大事項由支部班子集體研究把關,推動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將黨建工作與部門業務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和經營績效考核有效銜接。
強化廉潔自律。對經營、管理的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實行經營風險排查全覆蓋,嚴格履行登記制度和審批制度,對經營風險事項履行風險控制審議程序。黨支部將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作為黨建工作和公司經營發展的重要保障,領導班子帶頭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通過組織黨員和職工群眾觀看《正風反腐就在身邊》等系列廉潔警示教育片、上廉政黨課等形式,持續多樣開展廉潔警示教育,廉潔文化上墻,在公司內部持續營造廉潔自律、風清氣正的廉潔文化工作氛圍,將廉潔從業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貫徹到員工隊伍的內心與行動。
強基礎、促融合
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過硬
公司黨支部嚴格標準、全面規范推動支部建設規范化,聚焦深度融合、聯動高效,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助力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嚴格標準、全面規范。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要求,以標準化推動支部建設規范化,不斷加強黨支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班子建設、黨員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制定了年度基層黨建工作任務清單,完善了黨員發展、組織生活、監督教育等19項措施,扎實開展談心談話,進一步規范黨員教育與管理,大力倡樹“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深挖產權交易、服務質量等方面不足,列出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措施,制定整改臺賬。
深度融合、聯動高效。將集團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任務逐項分解、推動落實,促進目標融合。圍繞生產經營開展“傳幫帶”,通過業務總結、互動問答等形式促進員工之間加強學習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在產權交易、司法輔助、財務、行政等重要經營和管理崗位均設立黨員先鋒崗,常態化開展“發現榜樣”,及時挖掘宣傳3名先進個人事跡,促進工作融合。完成“黨建入章”,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支委會發揮把關定向作用,形成了常態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對標共建、主題黨日活動等機制,促進機制融合。把“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課與業務交流、業務集中學習等載體相融合,建立及時傳達學習、分組務虛研討、定期集體交流、共同提升的學習載體,促進載體融合。黨支部書記帶頭履行經營目標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支部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促進責任融合。
踐行“真贏”、生態發展。堅持把黨管干部和員工發展成長,思想建設與文化建設有機融合,以黨的制度、宗旨、理念引領企業使命愿景,引導員工踐行“四力四感”,把使命愿景價值觀內化為職工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與太平財險煙臺中心支公司結對共建,對標學習,圍繞金融支持海洋產業發展進行探討,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書,通過黨建促業務。加強產學研合作,與深圳交易集團、山東社會科學雜志社等企業社科組織及山東工商學院等駐地高校合作互聯,產出更多高質量創新成果。積極建言獻策,將合理化建議轉化為管理實踐,助力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謀發展、抓落實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海交中心黨支部確立以黨員先鋒、海洋產權市場建設先鋒為核心價值理念的“海洋產權先鋒號”黨建品牌。秉持政府的任務就是我們的業務的經營理念,深耕海洋要素市場,服務山東省海洋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與煙臺、威海、東營、濱州、青島等多地市開展業務合作,搭建起全省海洋產權市場服務體系,在區域業務拓展、項目推廣示范、市場價值挖掘等方面均取得較大突破,市場效應顯著提升。立足全省海洋與漁業執法工作需要,就涉海資產處置業務與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監察局達成合作,并順利實現首批“三無”船舶拆解處置項目進場交易,助力全省海洋漁業領域的管理創新和執法改革工作。
海域交易規模全國領先,交易服務標準化建設走在前列,有力推動了全省海域市場化配置專項改革任務落地。截至目前,海交中心完成煙臺、威海、東營、濱州、青島等多個沿海地市700余宗總面積180余萬畝的海域使用權市場化出讓項目,海域資源市場化出讓比例和出讓規模均位居全國第一。海洋產權交易規模領先全國,海洋產權市場建設走在前列。在全國首創海域使用權“進場交易”模式,入選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并在全省復制推廣。該模式相繼在國家商務部網站、中國自然資源報、山東國資委等國家和省市級媒體上宣傳報道。繼制定全國首個海洋產權交易服務地方標準《海域使用權交易服務規范》后,立項《海域使用權抵押融資服務規范》省地方標準項目。目前該標準已經專家論證通過,正式發布后將對暢通海域使用權抵押融資路徑,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涉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有著重要作用。
來源|《國企》雜志2023年6月號(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