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丨鄭州:“五化協同”走出特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嬋
最近,家住鄭州市二七區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區的居民張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鄰居倒垃圾時,經常會把垃圾掉在樓道里,他多次和鄰居交涉也沒有解決問題,兩家矛盾日益加深。
“偶然看到樓院門口貼的‘一碼解糾紛’宣傳海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就掃碼上傳了這個事情。”張先生說,沒想到社區專職調解員立即來到家里,經過兩個小時的調解,他和鄰居就打開心結、握手言和了。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鄭州市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依托網格化治理平臺,探索網格化、網絡化、智能化、法治化、現代化“五化協同”的特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截至12月11日,鄭州市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萬多條,對群眾反映的集中供暖、充電樁建設管理、小區精細化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及時辦理回復9.55萬多條,辦理回復率達到95.3%,群眾滿意率達96%以上。通過敞開大門搞教育,讓群眾感受到了主題教育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新變化。
黨建引領夯實網格化治理根基。鄭東新區商都路辦事處恒興嘉苑社區微網格長王女士退休后閑不住,在“銀齡驛站”主動報名當政策咨詢員,協助處理糾紛、解決難題,目前該社區已有54名熱心老黨員參加服務隊。主題教育中,鄭州市深入開展以“黨旗飄起來、黨徽亮起來、黨員動起來”為內容的“三起來”活動,按照“地域全覆蓋、人員全覆蓋、事務全覆蓋、組織全覆蓋”的原則完善網格設置,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市域一體共建網絡化治理體系。小李是來自三門峽市的一名大學應屆畢業生,最近她通過“商事辦”小程序找到了心儀的住房。這得益于鄭東新區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租房信息化平臺,該平臺將各類租房信息統一管理,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層級下移、參學廣泛”的特點,鄭州市堅持大抓基層基礎,梳理事項清單、權責清單、禁入清單“三張清單”,明確不同層級的網格治理事項,把黨建與政法綜治、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等各類網格“多格合一”,構建全市共治“一張網”。
一網統管提高智能化治理效能。前不久,上街區濟源路街道民安社區網格員在排查中發現,凱特廣場二樓門面房板材風化裂開,隨即聯系物業進行維修,僅用一天時間就排除了安全隱患。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鄭州市依托“城市大腦”基礎底座,建設市域一體的“人、地、物、事、情、組織”六要素數據庫,實行分級授權、動態更新,推進政務網、視聯網、物聯網和基層治理網融合,繪制全市統一、多方共享、動態更新、精準識別的二維高清網格電子圖,健全“智慧哨兵”系統。
改革驅動重塑現代化治理體制。前不久,志愿者巡查員張大媽送完孫子上學回家時,隨手將發現的窨井蓋破損情況上傳到網格平臺。在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金岱街道,像張大媽這樣的志愿者活躍在大街小巷,使用“鄭好拍”的“順便發現、順便上報”功能,及時反映發現的問題線索,有效彌補了基層治理日常巡查的“空白點”。鄭州市制定了市、區、街道三級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體系建設方案,整合城市運行和社會治理相互交叉、相互重疊的職責職能,實現一個中心管全域,形成市域一體化的智慧調度、智能預警、事件流轉、管理評價運行機制,推動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從平安穩定到和諧幸福再到創新發展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