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薛城:“雙十鎮”建設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棗莊雙十鎮是指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自棗莊市“雙十鎮”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薛城區全區上下用汗水澆灌收獲,實干篤定前行,聚焦聚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提升鎮域環境、深化基層治理,高標準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鎮、特色鎮建設,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型小城鎮,交出了一份“雙十鎮”的示范答卷,奏響了一首首鄉村振興的新時代奮進贊歌。
在“雙十鎮”建設的助推下,截至9月27日,該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這是在2012年10億元的基礎上,經濟發展再次實現的大跨越。
沙溝鎮以全市石榴產業發展三年攻堅突破行動為契機,探索“農業 加工 旅游”發展模式,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全面提升石榴品質,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石榴產業,建設年產4萬噸石榴系列產品生產線和王老吉石榴汁全國運營中心;發展農旅融合產業,旅游年接待游客30萬余人,旅游年收入3000余萬元。
沙溝鎮不是個例,在周營鎮,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花開滿園“,其中,省級以上合作社6家、市級合作社5家、省級家庭農場3家、省級產業化聯合體1家。以順興產業聯合體為載體,啟動建設占地500畝的順興辣椒小鎮,打造現代智慧高效農業示范區。
依托各鎮發展實際和比較優勢,薛城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全力支持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雙十鎮”建設打出鄉村振興的“組合拳”。
日前,青島啤酒(棗莊)有限公司100萬千升(一期60萬千升)啤酒工程項目正如期推進。這不僅僅是一家啤酒生產企業,更是一個以青啤為龍頭,包括易拉罐、紙箱等上游供應商,物流、運營商等在內的下游合作伙伴組成的產業艦隊。
為實現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激發出產業集聚、競爭力增強的產業疊加效應,陶莊鎮依托青啤(棗莊)、城市礦產2大園區和現有優勢產業,搭建產業招商平臺,開展精準招商。今年以來,新簽約過億元項目9個,總投資額達70.7億元;新開工建設項目10個,總投資額達32.46億元。
鄒塢鎮則以濰焦集團薛城能源為“鏈主”企業,聚焦補鏈延鏈強鏈,先后引進上下游關聯化工企業17家、項目30余個。1—6月份化工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3億元、稅收1.77億元,煤化工優勢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緊扣全市“6 3”現代產業體系,結合鎮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該區積極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雙十鎮”建設打造了工業產業發展的“強引擎”。
沙溝鎮著力打造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農文旅“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該項目只是該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今年,該區共計劃建設省市區三級美麗鄉村示范村66個(“雙十鎮”58個),鄒塢、沙溝、周營3鎮規劃提升陶源塢、十里灣等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其中,沙溝鎮投入1000萬元高標準打造十里灣沿線7個村,建設市級美麗鄉村示范片區,新繪制墻體畫2000平方米,提升石榴文化主題公園等節點3個,十里灣研習社對外運營,打造宜居宜業田園美鎮。鄒塢鎮加強沿街鎮容治理、道路設施建設和園林綠化,鎮域環境明顯改善。
以美麗鄉村創建、山水林田大會戰、鎮域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為抓手,該區不斷優化鎮域環境,“雙十鎮”建設跑出了人居環境整治的“加速度”。
鄒塢鎮創新推行“誠愛 ”鄉村治理模式,以誠信積分方式鼓勵村民參與村級事務,激發群眾自治活力,該鎮劉莊村被授予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被納入省鄉村治理試點示范村。
陶莊鎮則在全市率先完成36個村(社區)黨組織和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把黨的領導貫穿于社會治理創新各方面、全過程,突出“網格化”治理,將綜治、自然資源、應急管理、市場監管、行政執法、生態環境等6項工作與民生熱線、重點工作相結合,探索構建“6 2 X”社會綜合治理新體系。
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深化群眾自治,鼓勵基層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該區不斷提高鄉村善治水平,“雙十鎮”建設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閃電新聞記者 李永文 通訊員 張生 丁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