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念好“四字決”引來基層黨建的“源頭活水”(念好四字訣 黨史)
從領導革命到建設發展,再到深化改革,黨通過實踐一再證明,基層是黨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源和活力之源,基層群眾的支持如“源頭活水”一般,不斷滋養著黨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黨的建設就是要讓這股“源頭活水”更加奔涌而來。
政治建設突出一個“實”字。“實”代表務實和落實。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關鍵是從嚴抓好落實”。但在具體實踐中,有的黨組織執行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到位,有的發展黨員不規范,等等。看似一個個小問題,實則是對黨內法規制度一點點的傷害侵蝕,最終讓黨內法規制度淪為擺設。因此,加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建設,要突出一個“實”字,把工作重心放在落實黨內法規制度上來,以務實的作風,建立健全指導、考核、督促、問責機制,堅持“小題大作”,對存在問題的黨組織和黨員,該督促整改的就督促整改,該嚴格問責的就嚴格問責,堅決防止“破窗效應”。
選人用人突出一個“明”字。“明”代表鮮明和透明。用人導向是干部工作的核心和靈魂。當前,部分黨員干部甚至是年輕干部不愿意到基層任職,或是想方設法逃離基層。基層是推動發展、調解矛盾、破解難題的第一線、最前沿,是錘煉干部的“大熔爐”,更是檢驗干部的“大考場”。因此,選人用人必須突出一個“明”字,不斷鮮明基層選任導向,堅持多崗位培養鍛煉干部,加大鄉鎮和鄉鎮之間、鄉鎮與街道、縣級機關之間干部交流的力度,把優秀干部放到基層去鍛煉,逐步建立起人才到基層鍛煉、干部從一線選拔的良性互動機制,讓基層干部有奔頭,有想頭,才能使基層真正成為“香饃饃”。
人才引育突出一個“合”字。“合”代表結合和融合。當前,一些地方“人才觀”扭曲變形,將目光只放在引進擁有高學歷的“高端人才”上,爭搶博士、至少碩士、不看學士。然而,相較于一二線大城市完整的產業鏈條、多元的就業崗位、巨大的發展前景、豐富的消費資源的優勢,三四線中小城市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即便是引進了高端人才,大多也沒有放到對應的專業崗位上,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因此,對于大多數中小城市來說,人才工作要突出一個“合”字,做到引育結合、引育融合,一方面,眼睛不能光盯著“高端人才”,而要聚焦地方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各方面工作實際引智引才,不唯學歷、資歷、身份;另一方面,扎實提升本地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水平,沉下心來培育培養本土人才隊伍,讓“外來和尚”與“本地和尚”都念好經。
基層組織突出一個“聯”字。聯代表“聯合”和“聯動”。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實現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體系和組織能力現代化。近年來,不少地方持續推動基層黨組織的創新設置,在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活動聯辦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在引領基層治理上還有較大差距,比如:各個層級的黨建職責不夠清晰,囫圇一把抓,特色特點不夠鮮明;再比如:區域統籌機制和平臺不夠完善,同一個區域內機關、企業、社區等黨組織有機聯接不夠,街道黨組織的統籌協調功能不強、資源整合能力不足。這些問題使得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落得不實不細,黨建工作沒有真正實現區域統籌、互聯互動和融合發展。因此,基層組織要突出一個“聯”字,著力搭建議事平臺,完善組織、協調、責任等機制,推動各級黨組織上下聯通、橫向聯動,重點是要加強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將重心下移、權力下放、力量下沉,增強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使街道黨工委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確保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
基層黨建是系統工程,哪一個環節薄弱都不行,不允許任何一方面掉鏈子。念好“四字訣”,學習“十根手指彈鋼琴”,從政治建設、干部選任、人才引育、組織建設等方面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讓基層黨建與基層群眾產生更多的良性互動,那么,“源頭活水”將更加澎湃。(金羊網文/何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