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創新打造“黨建 志愿服務”模式(黨建+志愿服務)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安徽省界首市聚焦服務群眾根本點,找準志愿服務落腳點,探索建立“黨建 志愿服務”模式,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文明實踐為紐帶、黨員干部為骨干、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新格局,通過細“治”入微貼心服務,提升基層治理溫度,提高群眾滿意度。
搭好三個載體,推動志愿服務親民化多元化
全面推行在職黨員社區報到服務。發揮在職黨員干部“服務意識強、志愿勁頭足”的優勢,結合“主題黨日”,根據社區需要、居民需求,組織該市6800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認領崗位、服務群眾,推動機關黨組織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社區集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社區發揮和展示。
扎實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按照“因事設崗、量才定崗”原則,科學設置政策宣傳、社情民意、糾紛調解、基層治理等志愿服務崗位,引導8200余名村(社區)無職黨員發揮各自特長優勢,自覺踐行宗旨,開展承諾踐諾等服務活動。
加快構建文明實踐服務網絡。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打通“供需路徑”,精準對接群眾需求,謀劃開展一批上門入戶常態服務、重要節日集中服務、線上救助應急式服務活動,構筑起“市鄉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文明實踐服務網絡。目前,該市已建立1個中心、51個實踐所、159個實踐站、510個文明實踐點。
抓好三個結合,推動志愿服務實效化精細化
把黨志愿服務與城市黨建相結合。指導社區建立志愿服務站37個,成立社區“志愿者聯盟”,引導轄區21支志愿服務隊,按照“就近、便利”原則入駐社區,創新開展“五聯一共”活動,通過組織聯建、區域聯治、活動聯辦、服務聯動、困難聯幫、資源共享,幫助社區、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把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將志愿服務延伸到群眾最微單元,探索建立“黨帶群建,十戶聯治”工作機制,細化治理網格(戶區),成立網格員(戶長)志愿者隊伍,發揮網格員(戶長)“五員”功能,開展理論宣講、鄰里互助等群眾活動7500余場次,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問題2905件。
把志愿服務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將志愿服務與中心工作、社會發展有機融合,同頻共振、互促共進。結合疫情防控,廣泛開展“你點單我服務”“你提議我來辦”菜單式服務,構建疫情防控堅強防線;圍繞民生保障,開展“每周益剪”“贈您一縷陽光”“衣舊心暖”活動,為“老弱病殘孤寡災”特殊群體提供貼心服務;助力平安建設,開展“佳語戶曉”“義務調解”“普法教育”活動;深化文明創建,開展“界之文明、首在實踐”“文明城市,有你有我”活動;倡導環境保護,開展“保護環境、美化家園”“撿不到煙頭”活動,等等。目前,342支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活動16900余場次,輻射受眾人員27500余人。
用好三個機制,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規范化
建立典型培樹機制。強化“紅色引領、先鋒賦能”,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黨員之家”創建活動,重點培樹一批“紅色先鋒”志愿服務隊伍。堅持培訓與服務并重,定期開展志愿者專業技能培訓,有序培育一批專業化、技能化、優質化志愿服務隊伍。
建立積分管理制度。推動志愿服務管理規范化程序化,根據每次志愿服務的內容、時長量化積分,積分累計額可兌換實物,季度積分較多的給予一定獎勵,年度積分較多的予以表彰,逐步引導群眾把志愿服務作為自覺行動。
建立項目化推進機制。建立“志愿者定期招募、活動定期開展、成效定期評價”工作機制,通過舉辦項目大賽、建立項目庫、孵化優秀項目等方式,引導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陳慧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