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化”維度聚焦“大黨建”格局 黃南抓實抓好項目化黨建工作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2018年,黃南州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走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聚焦“大黨建”格局,主動創新、高位推動,以項目化管理方式把基層黨建工作抓好抓實,切實將“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探索創新出了一條符合藏區特點、具有黃南特色的項目化黨建之路,有效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抓基層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謀篇布局抓落實,項目化設計深挖品牌內涵
黃南州把基層黨建工作項目化發展納入全州黨建工作總體布局,按照“一個項目推動一項工作,一個黨建品牌帶動一個地區黨建工作”的思路,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的項目化黨建工作方案。州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圍繞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當前黨員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基層黨建難點、弱點問題,仔細把脈,精心設計,明確黨建項目規劃方向,指導各州直黨工委和四縣嚴格選題立項,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分步管理法進行遴選審批,并對申報的黨建項目進行可行性、前瞻性和效益性分析,看項目是否貼近黨建工作實際;是否居于黨建實踐前沿;是否產生社會效益等,確保各個黨建創新項目特色鮮明,有可行性、實效性。在基層黨組織申報的基礎上,篩選確定7個州級黨建項目,確保選定的黨建項目既充分反映各基層黨組織的“原創特色”,又突出“黨建服務中心工作”的理念,通過《黨建項目立項規劃書》,按照時間進程表和工作推進表,一項工作一項工作抓,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盯,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確保基層黨建項目化發展接地氣、取實效。
精準指導強落實,程序化推進深耕主體責任
州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對確定的黨建項目,按照“誰立項,誰負責”原則,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從組織、人力和經費上提供保障,前后累計投入項目資金超過2000萬余萬元,既兼過程,又重實效,以臺賬管理加強日常指導,推進黨建項目實施。各責任地區單位堅持課題化設計、項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標準化驗收,分別制定項目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責任人、推進進度、主要內容、階段目標等,嚴格節點調度和過程督促,推動項目任務落地見效。項目完成后,采取自我考評與上級黨組織考評相結合方式,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考察、走訪座談、召開評審會等方法,對項目實施的綜合效益進行全面評價,以此作為項目成果轉化,推廣的依據。綜合運用黨報黨刊、遠程教育網絡、“兩微一端”、基層黨務公開欄等各種載體,對基層黨建工作項目化發展情況進行大力宣傳,營造學比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比如,州直屬機關工委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議,聽取黨建項目進展情況,研究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州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將黨建項目作為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專項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督查指導項目落實情況,召開2018年黨建評審會進行專項考評,交流創新成果等。
因地制宜有規劃,精細化管理突出鮮明特色
黃南州結合各自實際,立足原有工作基礎,注重發揮傳統優勢、創新工作載體,所推進實施的黨建項目都具有鮮明地區部門特色。州委組織部圍繞構建“大黨建”格局,實施“黨建 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深化改革、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依法行政、作風建設”八大行動,建成“黨建 ”示范點50個,初步形成了社會穩定靠黨建保障、民生改善靠黨建促進、鄉村治理靠黨建規范、社會和諧靠黨建引領的工作局面。州直屬機關工委和同仁縣委組織部拓展網絡空間,充分運用“互聯網 ”思維,統籌本域黨建資源,推廣“互聯網 黨建”做法。其中,州直屬機關工委通過研發“黃南州機關黨建綜合應用工作平臺”,集公文辦理、組織管理、黨員管理、黨員學習、黨建考核、黨費繳納、檔案管理于一體,實現黨建日常工作線上流程化、可視化,工作任務常態化,績效考核數字化,資料查詢存儲電子化。同仁縣聚焦黨員群眾需求,推出黨員服務管理平臺——“同仁先鋒”,通過“學習教育”“先鋒模范”“黨員之家”和“我的家”四個模塊把全縣各支部“網”起來,喚醒“僵尸支部”,切實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活力。
聚焦問題找辦法,標準化打造夯實基層基礎
基層活則全局活,基層穩則全局穩,基層興則全局興。為此,黃南州主動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解決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積極探索實踐,深入創新突破。針對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日常各項工作不規范,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問題,在全州范圍內實施了“加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政治引領功能”黨建項目,分六大領域、九個方面制定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規范,全州557個基層黨支部完成標準化,基層黨組織活力進一步激發。澤庫縣實施“以‘五項工程’(支部建設升級工程、黨務管理升級工程、黨員能力升級工程、陣地建設升級工程、黨建保障升級工程)為抓手提升村級黨組織組織力”黨建項目,通過加強對村級黨支部黨建工作指導,優化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及黨員隊伍結構,完善健全村級綜合服務中心設施功能,深化服務群眾載體,規范村黨組織運轉,真正把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團結群眾、反對分裂、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鑒于“兩新”組織領域黨建工作“基礎不牢、力量薄弱、覆蓋面低、活動載體少”等問題實際,州委兩新工委確定“12345”工作法打造“兩新”組織黨建“升級版”,既開展“一項教育”,搭建“兩個平臺”,解決“三個問題”,實施“四大工程”,強化“五項管理”,建立健全“兩新”組織信息庫,新組建黨組織14個,發展黨員29名,打造示范點16個,進一步夯實黨建引領“兩新”組織工作基礎。
以點帶面促帶動,制度化成效發揮輻射引領
在黨建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以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提質,以具體項目帶動整體工作,以此來提升黨建項目實效。黃南州依托唐卡、堆繡、藏戲、蒙藏醫藥等特色文化品牌,聯合省人才辦實施“熱貢文化人才培育工程”黨建項目,通過構建“文化﹢產業﹢人才”模式,年內打造州級熱貢文化人才培育示范基地3個、示范企業6家、示范戶16戶、領軍人才7名,首個省級“人才之家”在龍樹畫苑掛牌,以點帶面、筑巢引鳳,呈現出熱貢文化人才培育和群眾增收致富的雙贏局面。州委教育工委在總結“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創建”“四愛三有”等實踐活動經驗基礎上,創新實施“六大工程(鑄魂育人工程、組織建設工程、先鋒示范工程、黨建文化工程、暖心聚力工程、正風立矩工程)”黨建項目,“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引導廣大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和輻射引領作用,使各類學校黨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各民族師生關系更加融洽牢固。河南縣實施“143”教育培訓工程,打造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時代豐碑”“奮進河南”“民生飛躍”“共頌黨恩”四個主題展館,突出黨建、發展、民生三大主題,通過開展大規模干部教育培訓,切實提升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能力,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尖扎縣深化拓展“43211”組織生活新模式,建立8項制度,明確27條規定,探索黨員教育管理新途徑,引導廣大黨員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使黨在各項工作中領導核心地位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