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區:黨建+”織牢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黨建+社會救助)
紅網時刻張家界11月22日訊(通訊員 田貴學)“我們始終突出黨建引領,切實履行民生兜底保障責任,抓好抓實“黨建 社會救助”,織密編牢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力爭做到兜底保障、不落一人?!苯?,張家界市永定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龍志榮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如是說。據了解,近年來,永定區民政部門突出黨建引領,不斷增強為民服務能力,以兜底保障作用為根基,精準摸底、精準施策、精準幫扶,有力推動全區脫貧攻堅事業發展。
“黨建 長效機制”著力構建服務保障體系
永定區為切實抓好民生兜底保障,緊扣脫貧攻堅兜底保障職責,分析研判存在問題,找準工作短板,壓實工作責任。先后出臺了《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張家界市永定區臨時救助實施辦法(試行)》等。為確保出臺的措施能得到很好落實,該區建立了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和區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每年統籌部門資金1000多萬元;搭建了“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在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工作中實行黨員干部包片聯系責任機制,不斷形成社會救助常態化保障機制,確保全區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該區依據上年度居民消費支出情況,對社會救助標準進行了調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4020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達228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550元/月。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提高到65元/月。截至目前,發放城鄉低保資金3951.53萬元,價格補貼545.38萬元。
“黨建 宣傳動員”著力營造政策宣傳氛圍
永定區民政局通過黨組統籌、支部推動、黨員帶頭、黨群互動的“黨建 ”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民政部門的職能作用,黨員干部通過利用脫貧攻堅“四個一”活動契機,駐村工作隊員、幫扶責任人、基層民政事務員調研走訪工作契機,向群眾發放《民政惠民政策匯編手冊》以及各鄉鎮(街道)、村委會利用廣播循環播放社會救助政策等方式,廣泛開展救助政策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增強工作透明度,提高政策知曉率和群眾參與度。今年1月至10月份,全區新納入農村低保對象374戶897人,特困供養對象63人,城鄉低保110戶215人(非建檔立卡戶低保對象)。目前,全區有農村低保對象4301戶9038人,其中兜底對象4054戶8583人。農村特困供養對象2145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502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5419人。
“黨建 示范帶動”著力激發黨員先鋒作用
在疫情防控期間,成立“防疫救助黨員先鋒隊”,對特困供養對象和城鄉低保對象,逐戶進行走訪,逐人發放口罩,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130多個,足額發放疫情防控期間各類生活救助資金,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為確保救助精準,永定區的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對申報救急難的群眾入戶調查核實,對符合條件的群眾及時予以幫助辦理。 2019年永定區四都坪鄉和平村的符光厚患惡性腫瘤,后入院治療,不僅用醫保報銷,幫扶的黨員干部還主動幫助其申請,最后經過嚴格審批,納入兜底一類戶,每月發放335元。他說:“有了兜底保障就有了信心!”對于特殊緊急情況,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給予救助。截至目前,開展臨時生活救助9283人次,發放資金1116.87萬元(其中救急難救助478人次,資金452萬元),第一時間讓困難家庭獲得社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