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羊流鎮:“五共”機制搭建園區“黨建共同體”(新泰市羊流工業園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坤通訊員梁芳
新泰市羊流民營企業園區黨委以“黨建強、發展強”為目標,以“建組織、管到位、起作用”為主線,積極探索區域化黨建新內涵,建立“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網格共管、人才共聯、活動共辦”等“五共”機制,全面推進區域內黨組織之間的聯建、聯動、聯系,傾力打造民營企業園區“黨建共同體”,形成凝聚企業、服務發展的強大合力。
組織共建探索“黨建共同體”新機制
將園區黨建工作納入羊流鎮黨委“書記項目”及黨建品牌創建項目,按照“黨委建在園區,支部設在企業,黨員作用發揮在崗位”的黨建體制,推行“園區黨委 管委會 協會 企業”模式,選優配強服務園區黨務隊伍,為做好企業園區工作提供保障。園區黨委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任書記,鎮黨委組織委員、分工副鎮長任副書記,組織辦、經貿辦、起重協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共7人組成,園區黨委下設辦公室。園區黨委明確職能,健全完善制度,理順工作關系,拓寬工作內容,積極發揮導航引領作用。
園區黨委 管委。管委會下設招商引資部、規劃建設部、信息統計部、物業管理部和世迎公司,配備人員12人。園區管委會明確職責,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嚴格目標考核,配齊企業園區管理服務專職人員。與園區黨委同心同向,協同抓好園區黨建工作。
園區黨委 協會。注重發揮起重機械協會、平安協會橋梁和紐帶作用,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在企業質量資質認證、合理分布市場、統一銷售價格、提高工資福利、加強交流合作、開展矛盾調處、強化治安環境等方面為會員和廣大企業搞好服務,促進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園區黨委 企業。對駐鎮的各企業進行黨員人數的摸排登記,建好臺賬,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的原則,抓好組建,規范黨組織設置。企業黨員數量少的先成立黨小組,接受區域內黨支部指導;沒有黨員的派駐黨建指導員,納入園區黨委直接管理。目前,園區企業已建立黨組織46個。
資源共享打造“黨建共同體”功能區
整合園區資源,形成“五區一體”的黨建工作格局。即行政服務區、技術研發區、教育培訓區、市場營銷區、創業教育區五大功能區,結合各功能區的工作崗位性質,合理定職責、定規范、定標準,推進黨建工作精細化管理。行政服務區:設置行政審批、工商注冊、稅務登記、招商引資等崗位,由分散服務轉變為集中性、一站式服務。
技術研發區。設置人才強企服務中心、起重機械研究中心等崗位,為企業提供高科技、信息化的技術知識,推進企業信息、技術、人才等領域的提升,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實現資源共享、陣地共享,凝聚企業。教育培訓區: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整合院校專家、區內企業家資源,分層施教,分類培訓,開展企業論壇、管理崗位教育、技術生產崗位教育、銷售業務崗位教育等個性化教學培訓,提高業主和企業職工的素質。
市場營銷區。依托山東起重機網、電子商務平臺、企業信息中心,及時了解市場信息,深入開拓市場,擴大產品銷售范圍。創業展覽區:建設羊流民營企業園區發展史展廳,回顧園區發展的重要史實,展示園區企業成就,傳承優良傳統,弘揚企業文化,增強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增加社會的關注度和知名度,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園區的科學發展,引領黨建工作創新發展。通過創業歷程的展示,充分展現羊流人艱苦創業、敢于創新、團結協作、開拓奮進的時代精神,在黨的引領下,勤勞智慧的羊流人,匯聚社會力量,奮力拼搏,和諧發展,數載之間建成聞名全國的“起重之鄉”。展覽分為前言、主體部分、展望未來三大部分,以版面照片及實物方式展出,附以文字說明。
網格共管密織“黨建共同體”服務格
在企業黨組織管理上,針對轄區內組織數量多、規模小、人員廣、流動大的實際情況,創新提出分片劃區、網格管理模式,深入推進企業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
網格劃片,落實管理到位。根據企業黨組織分布情況,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數量適度、便于管理”原則,將園區地域劃分為7個網格,每個網格設1名網格長,派駐1名領導干部包保,每個企業設1名聯絡員。各個網格按照園區黨委的工作安排部署組織企業開展活動,實現了區域間無縫對接、區域內黨組織和黨建工作有效覆蓋的格局。
分級管理,強化組織保障。構建“園區黨委—區域網格—企業黨組織”三級黨建管理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切實強化企業組織黨建力量配置。同時,將黨建工作成效列入各級黨組織負責人的目標考核,把業主對黨建工作的重視支持程度作為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和各類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逐漸形成牽頭抓總、指導協調、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機制。
加大投入,落實工作經費。加大企業黨組織辦公和活動經費投入。黨建工作經費按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5‰至10‰納入企業管理費用列支,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黨員活動經費原則上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確定;將企業黨員上繳的黨費全額返還,作為黨組織教育經費的補充。同時,對黨員活動場所完善、開展活動經常、成績效果突出的企業黨組織專門給予經費補助。
人才共聯組建“黨建共同體”智囊團
鼓勵外出能人回鄉創業。依托羊流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較多的人脈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親情感召力量,鼓勵他們帶資金、帶項目、帶信息、帶技術回鄉投資創業,變輸出“勞動力”為帶回“生產力”。采取典型帶動的辦法,樹立回鄉創業的先進典型,帶動農民企業家回鄉創業辦企業。
實施技能人才培訓。創辦英才職業培訓中心,開設機電、電氣焊、計算機等10多個專業,培訓適合企業需求的各類技能人才。與北京起重機械研究所、山東科技大學等3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開展院企合作培養企業人才。
積極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制定《羊流鎮關于人才強企的實施辦法》,設立“人才強企”咨詢服務辦公室,為企業提供有關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咨詢服務,鼓勵企業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深入推進送人才、送科技、送政策“三送”進企業活動;舉辦“起重機械產業生態鏈建設”研討會,聘請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和市直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組成企業專家會診團,一企一規劃、一企一策,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由鎮黨委政府與愛心企業共同組建成立首個“關愛基金”,履行社會職責傳遞企業愛心。
活動共辦發揮“黨建共同體”服務作用
深化“六項服務”。依托五大功能區,緊緊圍繞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代辦式、菜單式、對接式服務,著重深化政策服務、公共服務、電商服務、技術服務、教育服務、公益服務等“六項服務”。幫助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協調完善基礎設施,推進項目建設,引導進行產品技術改造革新,促進園區經濟快速發展。
進行組團服務。結合網格化管理,就近分片構建“一團三組”區域志愿者服務體系,設立區域“志愿服務團”,下設日常服務組、黨建服務組、專業服務組。日常服務組,以黨員骨干為主體,吸收青年骨干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為區域內的企業職工提供各類日常服務;黨建服務組,以網格長、黨務工作者為主體,為企業提供黨務培訓和黨建指導;專業服務組,以高層次人才和技術骨干為主體,為企業職工提供技術培訓、業務指導等個性服務,打造“15分鐘服務圈”。目前,全區已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29支、便民服務組46支。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不斷探索完善企業黨組織和黨員責任區制度,將企業劃分為生產區、服務區和管理區、設立生產標兵崗、科技創新崗、業務信息崗、銷售服務崗、管理模范崗為內容的“三區五崗”黨建責任區、引導企業黨員在不同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各企業黨組織結合崗位性質、人員素質和發展潛質,合理定職責、定規范、定標準、定成效、定獎懲,推進企業精細化管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