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開發的3個優勢是什么(低代碼開發的3個優勢是什么意思)
低代碼平臺由于采用可視化的開發方式,基于預先定義或配置的能力,來快速滿足業務需求變化,因而至少具有3大優勢。
1.低代碼平臺能提高開發效率
用圖形化拖曳的方式替代原來編寫代碼的方式,能夠大幅降低工作量。同時,在編寫代碼的方式下,開發人員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尋找并解決代碼bug,而低代碼開發因為很少需要直接寫代碼,因而有效規避了代碼本身的bug問題。
另外,低代碼開發平臺支持將開發完的應用一鍵部署到多種環境,包括PC客戶端、Web端、大屏端、H5、小程序等,通過云化的開發全流程協同和版本管理,可以提高協同效率。
除此之外,在編寫代碼的方式下,增加人力并不能帶來對等的開發總時長縮短,傳統開發是緊耦合、串行開發模式,即開發者之間需要緊密配合、聯調等,很多開發環節需要等待上一環節完成才能進行。低代碼平臺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底層核心技術從緊耦合的產品(如MySQL、Java等)變成松耦合的產品(如NoSQL、JavaScript甚至是無代碼方式等),從而實現從串行開發到并行開發的轉變。
2.降低成本
應用開發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通常按人天或人月來衡量,可以按照這個公式核算:開發成本=人員日均工資×人數×開發天數。效率的提升會成比例減少人數和開發天數,同時,低代碼開發模式降低了對開發者開發水平的要求,很多開發工作不再需要高薪聘請專業的開發人才來完成,降低了開發的難度,這樣也降低了人員日均工資,從而降低整體成本。
3.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工具
OutSystems公司2019年發布了報告《應用程序開發狀態》(The State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該報告通過分析一項針對全球3300多名IT專業人員的調查結果,給出了他們使用低代碼平臺的主要原因。在這些受訪者中,有66%的人將加速數字化轉型、提高對業務的響應能力,作為他們使用或將使用低代碼平臺的主要動機;有45%的人指出,低代碼開發模式出現后,對難以雇用的技術人員的依賴性正在降低。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人選擇將低代碼平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利器?
1.低代碼致力于降低應用開發的準入門檻
比如在工業互聯網行業,從自動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不同領域、不同技術背景的工程師都需要得心應手的工具,以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在實際工作中,IT工程師看重程序,OT(運營技術)工程師看重設備,CT(通信技術)工程師看重通信,彼此之間不同的視角和流程,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工具進行融合。在這種情況下,低代碼便是極佳的候選技術。它利用一種新的軟件文化,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工程師們的思維和邏輯相互滲透,降低人力和時間成本。用戶可以基于圖形化界面,通過拖曳、參數配置、邏輯定義、模板調用等方式,完成軟件應用的構建,將開發效率提升幾倍甚至十幾倍。
2.低代碼有助于打破信息系統的孤島
無論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還是低代碼開發平臺,都在呼應一個共同的大趨勢:企業需要將現有系統更好地集成,打破孤島,快速迭代,以便響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因此,應用需要更簡便地與現有信息系統集成,并在新技術出現時更好地適應新變化。
這種情況在物聯網領域尤為突出。物聯網的應用種類更多,集成難度更高。一套有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需要調度端、邊、管、云、用各方資源,要兼顧傳感、語音等交互方式,隨時保持5G、Wi-Fi等連接在線,還要適應環境各異的物理空間里的各種狀況。這就需要物聯網的應用與大量的數據資源、各種傳感器、外部AI與分析能力、邊緣計算等通通相連。低代碼除了解決已有系統的打通和串聯問題,還可以直接構建新的應用。
企業自身對現有和未來業務的理解、對工具的熟悉以及清晰的邏輯和產品思維,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關鍵點。低代碼不僅讓公司內部的各種應用可以用搭積木的方式實現,而且可以將面向企業外部的解決方案組合成行業套餐。
降低開發門檻、打破信息孤島、加速能力服務化,低代碼快速發展的背后是技術、企業和商業期望的變化。專業的通用型低代碼平臺,不只適用于企業數字化領域,還有更大的潛力去充當廣大ISV的高效生產工具,幫助軟件開發企業、研發團隊提升研發實力,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