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Builder低代碼平臺,如何助力研發降本增效?(低代碼應用)
軟件定義未來,一切皆可編程的時代,我們又將如何定義軟件開發本身?AIGC時代已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能夠又快又好地生成軟件代碼,這又給軟件開發領域帶來怎樣的巨變?經濟周期之下,研發團隊有什么降本增效的途徑……
從三次“軟件開發范式變革”說起
先從軟件開發范式變革歷程談起:
1950年第一臺計算機誕生,軟件也隨之應運而生,以編寫軟件為職業的人開始出現。1960年代,美國大學開始教授計算機專業,標志著軟件開發從“作坊式”轉變為“工業化”,軟件開發行業的序幕緩緩拉開。
經過60多年的發展,軟件開發先后經歷了三次開發范式變革,分別是:工程范式、開源范式、群智范式。
1)工程范式:自上而下,逐步求精。這一階段主要解決軟件工程規范化的問題,先后產生了瀑布、敏捷、迭代等研發管理模式,得益于軟件工程規范化的發展,誕生了Windows、Oracle,以及國內的用友ERP等大型復雜軟件系統,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2)開源范式:自下而上,關聯演化。隨著越來越多自由軟件開發者的出現,催生了開發者社區自組織模式,推出了許多頗具影響力的開源軟件,如:Apache、Tomcat、linux、Hadoop等等。
3)群智范式:上下結合,群體共創?;ヂ摼W行業激烈競爭的結果導致流量入口集中化、科技平臺壟斷化,隨之出現了群體共創的軟件研發模式,即群體范式。如:微信小程序平臺、用友開發資源市場等等。
作為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軟件企業,用友見證和參與了整個軟件開發范式的變革過程。35年的技術沉淀和積累匯聚成了“用友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普惠眾多企業技術人員及業務人員,是群智范式最經典的實踐。
低代碼平臺,如何助力研發降本增效?
不少技術管理者很好奇用友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究竟有何能耐幫助研發團隊實現降本增效?
用友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以云原生、多租戶、模型驅動為基礎技術,面向原廠開發、ISV開發、本地化開發、企業自建、個人開發者在內的全生態,提供零代碼和低代碼可視化開發能力。
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可實現低代碼應用構建、低代碼移動開發、低代碼連接集成、低代碼數據分析、低代碼區塊鏈構建和低代碼AI開發,進而可以為用戶提供全新應用開發、針對原廠應用的擴展、基于各行各業專業伙伴和客戶提供分層開發能力。
也許你會說,低代碼只能做些簡單的應用,真正復雜的核心業務邏輯還是必須用傳統的開發模式。如果你對低代碼的理解還停留在這一層面,那么用友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的能力會驚掉你的下巴。
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具備承載企業復雜核心業務系統能力。平臺功能更加全面,不僅具備表單和流程拖拉拽開發能力,還具備與企業原有技術底座融合能力,進而能夠承載企業復雜核心業務系統。
中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很多都是基于像用友YonBuilder低代碼平臺這樣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快速構建出企業的核心系統,多快好省地實現企業數字化變革。
平臺賦能:開發資源市場,助力全場景應用落地
看到這里,或許你會說,低代碼不稀奇呀?還能夠給開發者提供其它額外的價值嗎?
這個問題也是用友苦苦思索的,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們交出的答卷:用友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支持積木式構建應用,在業務邏輯梳理清晰之后,將平臺已經封裝好的組件進行重新組合,快速搭建出應用,就像搭建樂高積木那樣直觀、簡單。
此外,平臺上的開發資源市場,還提供了海量開發資源,如:功能組件、集成資產包供靈活調用,支持企業全場景應用落地。
生態體系:低代碼,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衡量一個開發平臺是否足夠成熟,看看它的生態體系就知道了。
用友低代碼開發平臺建立了開發者認證體系,并為客開伙伴提供項目承接機會。開發者可以基于用友豐富的行業組件,快速研發具有行業屬性的應用。
除了認證體系之外,用友還建立了“用友開發者中心”,開發者不但能使用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進行應用構建,還可以實現學習賦能、技術交流、職業認證等完整用戶體驗旅程。
與大多數低代碼開發平臺僅面向企業和ISV開發者的生態建設不同,用友具備完善的客開伙伴體系。各類企業在通過用友的資質認證和能力考核后,即可以客開伙伴的身份,在YonMaker生態定制平臺獲取用友提供的大量客開項目,獲取商業回報。
寫在最后的話
在軟件研發“群智范式”時代,研發團隊的降本增效的路徑非常清晰,就是基于低代碼開發平臺的技術底座、開發者中心、開發資源市場,快速構建企業應用。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圍繞企業核心業務板塊,通過數字化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就能夠幫助企業穿越周期、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