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街道依托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 加強黨建引領下的社區自治
物業管理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物業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作為一個超大型城市,我市居住小區數量眾多,物業管理涉及面廣,做好物業管理工作必須充分調動市、區、街道(鄉鎮)各級部門以及廣大業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不斷加大統籌指導力度,鼓勵各個街道(鄉鎮)因地制宜探索物業管理工作新模式、新辦法,一批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應運而生。
上一期
我們介紹了大興區瀛海鎮加強黨建引領作用
加強回遷社區物業服務的典型經驗做法
這一期我們介紹海淀區中關村街道
通過成立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
加強黨建引領下的社區自治實踐的經驗做法
海淀區中關村街道轄區有83個小區,高檔商品房、老舊小區混雜,房屋類型多樣,物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矛盾糾紛頻發。為加強居住小區物業管理、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改善群眾生活居住環境,破解社區物業管理工作缺乏抓手,以及如何組織發動業主主動參與小區自治工作這一難題,2018年12月,海淀區中關村街道希格瑪社區掛牌成立了北京市首個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是強調社區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引領作用,發揮委員會各項職能,引導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業主依法履行職責,合理反映訴求、依法維權、改善社區物業管理現狀的自治組織。
一、回應民生,減負增效,奠定堅實工作基礎
按照“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要求,海淀區房屋管理局和中關村街道密切聯動、積極推動“在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的機制建立。“街鄉吹哨”的哨源“從群眾中來”,治理任務的制定、時限與目標的確定要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部門報到”解決的問題是“到群眾中去”,報到執行時效性的評估、問題解決的效果都由群眾說了算。開展吹哨報到的價值追求是“一切為了群眾”,著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開展吹哨報到的方式方法是“一切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把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作為創新完善工作機制的最大動力。成立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正是貫徹落實“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要求的生動實踐,是促進社會治理接地氣的生動實踐,是不斷增強基層黨政集體對群眾訴求回應能力的生動實踐。
2018年中關村街道由海淀區民政局確定為“落實‘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地區鳴笛、家家出力’,持續推進社區減負工作”的試點單位。一年多來,中關村街道通過“減負”、“固本”、“增效”三線并行,制定社區工作事項清單,構建以居民滿意度為主要評價標準的社區考核機制。通過減工作事項、減評比達標、減組織機構,將社區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為接下來的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找準定位,嚴格推選,實現居民參與治理
希格瑪社區轄區面積0.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31人, 轄區內有11個物業企業,前期社區在與物業企業就小區環境治理、社區治安、物業服務等問題進行溝通方面,進行過一定探索。中關村街道在海淀區房管局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下,在房管局物業項目負責人向社區黨組織報到、社區四方議事協商機制的基礎上,希格瑪社區進一步推進了一系列有益的實踐探索,通過找準帶頭人、發掘明白人、激發熱心人,真正讓社區居民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由居民代表投票選舉產生。希格瑪社區通過召開居民會議,推選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成員。在推選條件上,除要求熱心社區公益事業,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為社區居民服務以外,還要求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及繳存專項維修資金,無不良信用記錄等。
最終經過推薦、考察、選舉、公示4個環節,推選出主任1名(居委會的成員),副主任2名(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委員6名共9人組成的希格瑪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其中黨員6人,包括在職黨員、退休黨員以及雙報到黨員,職業層面涵蓋財務、環衛專家、退休物業公司管理者等。他們負責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之間的日常協調工作,監督物業、業委會履職,同時還發動居民自治,化解物業矛盾,參與社區議事。
三、權威指導,細化分工,逐步完善協商機制
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在房管局、民政局的指導下邊實踐邊完善,多次邀請市住建委、區房管局、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的同志進行實地指導,細化工作章程和責任分工,明確工作任務。一方面通過實地走訪、查看,發現問題;通過小區協商、業主協商、居民決策聽證、民主評議、民情懇談、居民論壇等方式積極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約談”制度,業委會不作為、業主損害小區公共利益、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都納入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約談監督整改的對象。此外,委員會還引導業主學習社區治理的各類專業知識,搭建社區各方責任主體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的平臺。
四、多方聯動,積極響應,獲得居民高度認可
希格瑪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成立后在解決物業管理與社區居民之間的矛盾、維護社區平安穩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是快速解決應急問題。委員會在接到業主反映問題后會在第一時間響應,解決居民棘手問題。希格瑪公寓兩部電梯因達到使用年限,時常出現故障,委員會了解情況后立即會同居委會及社區民警實地查看,與物業公司溝通協調,并邀請海淀區房管局相關負責同志親臨社區,與街道、居委會、社區民警及希格瑪公寓物業負責人開展“多方會談”,為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更換電梯開啟綠色通道,希格瑪公寓電梯問題得到快速解決。
二是合力解決疑難問題。在剛剛過去的供暖季,知春路57號院居民反映家里供暖溫度較低,而物業公司因規模較小、建制較簡單,難以解決此問題。委員會得知后立即聯系供暖方,安排人員排查問題,提高溫度,滿足居民的供暖需求。
三是服務管理治安一體化。委員會的兩位副主任是社區民警,面對部分小區出租及商業用住房較多、物業公司監管不足,存在治安隱患的情況,居民現在可將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傳遞到社區民警手中,兩位民警在輔助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社區治安管理力度,為社區治安及居民安全提供良好的條件。
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自成立近半年以來,為社區解決了許多困難,為居民辦了很多事實,很多便民為民的做法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今后,希格瑪社區將繼續在市住建委、房管局和民政局的指導下,推進社區“兩委”積極發揮組織帶領群眾參與自治的優勢,逐步構建“一核多元”的小區治理新機制;努力實現社區各項工作對物業管理小區的全覆蓋,實現社區環境“共商共享、共建共享、共治共享”。
責編:003lm
?瀛海鎮發揮黨建引領 助推回遷社區物業管理提升
?“東湖街道“好管家”項目,全面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順義區空港街道多措并舉創新體制機制 ,抓實物業管理
?本市又一個小區通過手機投票成功選舉業委會 “北京業主”APP覆蓋范圍持續擴大
·我們是北京市住建委新媒體矩陣,您身邊的安居顧問·
微信
微博
今日頭條
喜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