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黨建+業務”融合發展!濟南水務集團向智慧化供水企業邁進
齊魯晚報記者 程凌潤 通訊員 張昊哲
作為民生保障企業,濟南水務集團致力于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工作,高質量推進“黨建 業務”的融合發展,走出一條特色黨建道路。目前,濟南水務集團正大力建設“智慧化”企業,逐步形成智能化運行、科學化調度、精準化服務,向智慧化供水企業邁進。
另外,“十四五”期間,濟南水務集團將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優水優用、合理定價,統籌規劃、合理配置,尊重民意、分類推進”的原則,在全市新建和具備條件的既有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推廣普及泉水直飲工程。
探索黨建引領管理新模式
濟南水務集團高標準嚴要求,相繼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改進作風,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永葆政治本色,堅守為泉城市民供好水服好務的初心使命。
目前,濟南水務集團擁有內部刊物《黨員學習》《政工月報》和《共產黨員電子畫冊》,并通過開設以“人人主講、人人主持、人人點評”為主要形式的“黨課講壇”、上線直播網課等方式,打造“立體”教育載體群,全方位覆蓋濟南水務集團黨員教育工作。
通過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濟南水務集團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重溫黨史是為了走好“趕考”之路,集團廣泛發動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表彰大會暨微黨課展示活動,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魅力泉城‘我們的自來水’文化作品征集”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升級供水史館,充分展示“十三五”期間供水事業輝煌成就。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還組織參加“慶祝建黨100周年市國資委系統優秀黨課匯報展示”并取得優異成績,在市國資委“踐行三牛精神、爭做國企先鋒”評選活動中,“小白熱線”被評為先鋒單位。濟南水務集團客服中心黨支部書記李東峰被市委組織部評為2021年度優秀黨課及優秀黨課主講人,他講授的黨課《“小白熱線”上那奔涌不息的“三牛精神”》備受好評。
據統計,濟南水務集團各基層黨組織開展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班,對840名黨員完成線下集中培訓32個學時,線上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完成60個學時。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規定要求,濟南水務集團制定了《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和明確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制定了《媒體輿情管理與處置工作辦法》,多渠道進行輿情搜集、全方位做好輿情處置,促進民生問題有效解決,為企業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和清朗的網絡空間。
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濟南水務集團全年共走訪市民163戶、2901人,排查解決問題93件,實施民生項目39件,出臺服務措施14項,為民辦實事107件。根據《濟南市城區自備井封停工作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工作要求,在完成127家單位(小區)158眼井封停任務的基礎上,自我加壓,超額改造183家222眼井。同時,為提升極寒天氣期間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保證不間斷供水,自去年7月份開始,通過摸排走訪居委會、街道辦事處、老舊社區、市區戶表用戶等,排查易凍表區域2811處。其中,涉及表箱更換1571處、表井保溫1240處、整治凍管隱患2328處。
濟南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濟南水務集團將深化“智慧水務”建設,完善供水“一張網”,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提升城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大水務”智慧發展、多產業多元化經營,達到自動化生產、優質化服務、現代化管理、智慧化發展的工作目標。
泉水直飲打造泉文化品牌
2021年,市民泉水直飲工程被市委、市政府納入“為民辦實事”清單。濟南水務集團按照《濟南市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優化技術路線,充實建設力量,加快新建小區泉水直飲配套建設和既有小區泉水直飲改造。
在“為民辦實事”12個泉水直飲項目的基礎上自我加壓,濟南水務集團超額完成30處泉水直飲工程的建設,累計實施46處泉水直飲項目建設,總設計供水能力35萬立方米/年,實現年供水量3.7萬立方米,用戶累計約4.5萬戶,惠及市民12萬余人。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持續為泉水直飲品牌創建植入文化元素,首次亮相第九屆濟南國際泉水節,舉辦“我們家的泉水節”暨泉水直飲文化品牌推廣活動,開展泉水直飲主題文化論壇,面向社會征集泉水直飲文化形象作品,泉水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進一步凸顯,泉水直飲文化展廳榮獲山東應急文化和裝備博覽會“最佳形象展示獎”。
2022年,濟南水務集團將全面落實濟南市2022年城區自備井攻堅行動部署會議精神,完成82家104眼井接水、市區周邊49公里供水管網、七賢片區等加壓站建設任務,以及38處自備井封停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和戶表改造任務,并及時將存在供水安全隱患小區納入改造范圍。同時,加強自備井封停政策宣傳工作,配合市、區水務局持續開展“進社區”宣講活動,積極開展進社區上門服務,現場協助收集居民資料,全力加快改造工程施工進度,保障老舊小區自備井項目一戶一表改造工作順利進行。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將編制《濟南市泉水直飲工程規劃方案》,規劃完成200余處泉水直飲工程建設,日供水能力預計達到6500立方米(以5L/人計),覆蓋35萬戶,供水服務人口達120萬人。
黃河時代深化智慧水務建設
2021年,濟南水務集團實現供水總量3.56億立方米,水質綜合合格率10管網維修及時率100%,“小白熱線”受理用戶訴求48.65萬形成工單22.27萬件;處理及時率100%,辦結率100%。
2021年年初實現東湖水廠、旅游路水廠聯網供水,開工建設西關水廠、大橋水廠;長清高校新校區加壓站正式供水,臨空區南片區供水工程土建和管線施工全部完成,正在辦理穿越機場高速節點工程手續;完成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加壓站改造、齊魯科創大走廊重點供水工程、莊科安置房應急供水管道工程;老舊住宅小區供水改造工程完成23處,新建管網130公里(含長清29公里),老舊管網改造完成41公里。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還成立了新舊動能轉換區供水分公司,全面負責起步區供水安全和供水服務工作,助力起步區“擁河發展”;完成了南部山區廠站自動化改造,并自8月15日起計收水費,創新建立了農飲水供水管理模式,保障南山區供水安全,促進生態經濟發展。
2022年,濟南水務集團將全面推進新建水廠建設及輸配設施建設。年內建成大橋水廠一期及配套供水管網建設,為新舊動能起步區大橋組團和崔寨組團提供供水服務;年內建成臨空水廠,為臨空經濟區產業發展提供供水支撐;年內建成西關水廠,有效提升長清城區供水能力;開工建設孫村加壓站、彩石東加壓站、彩石西加壓站,建成小嶺加壓站;隨市政道路建設,在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片區、科創大走廊、起步區、濟鋼等片區,同步敷設管道約60公里;對順河西街等市政道路老舊管網和部分危舊片區實施改造,改造管網約30公里。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將結合濟南市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同步對11處小區實施改造,改造老舊管網約17.4公里;完成40處小區的二供泵房、管線和戶表改造,驗收移交二次供水設施50處。
此外,濟南水務集團將深化“智慧化”信息平臺建設,不斷增強科技創新驅動能力和本領。加快推進管網GIS“一張圖”建設,通過采用具備壓力、流量、水質等數據探測采集的傳感模塊,逐步提升智慧管網的智能感知和分析管理能力;實施二次供水管理系統功能架構升級,充分適應供水范圍不斷擴大、二供站點不斷增多的現狀,構建統一平臺、數據相通、分步部署、分權管理的新二供平臺管理模式;借助數據中心和物聯網應用,探索構建能夠實現自我學習、自我適應、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智慧模型調度管控平臺,為智慧化水務全場景應用提供示范樣本;在現有“一窗通辦”“一網通辦”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水電氣暖業務報裝通道,拓寬線上辦理事項和網辦渠道,推進信息匯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擴大數據共享范圍,實現系統全連通,數據全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