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新池鎮:“黨建+積分制” 為鄉村治理賦能增效(黨建積分考核)
整潔靚麗的村莊環境,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熱情主動的村民群眾,隨處可見的黨員干部身影,“小積分”的實施給新池鎮各村(社區)帶來顯著變化,也撬動了鄉風“大文明”。
今年以來,新池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 積分制”模式,通過支部推動、黨員帶動、群眾主動的形式,不斷激發群眾共建共治的熱情,為鄉村治理增添新動能。
支部推動,制出管理“金鑰匙”。按照“日收集、月講評、月公示、季兌付”原則,制定村級積分評定和村民兌換實施細則。組建由村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組成的積分評定隊伍,通過量化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孝老愛親、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等成果,有效引導村民參與村級發展和事務管理。
黨員帶動,積出共治“精氣神”。堅持用好用活積分制“指揮棒”,因地因時制宜解鎖“積分 中心工作”模式,切實激發黨員干部履職活力。在宋家莊村,全面開展“積分 環境整治”活動,對黨員實施“積分考核”,有效激發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韓莊村,圍繞黨員履行義務、發揮作用等方面實行“積分 黨員管理”模式,引導黨員積極參與“三會一課”和志愿服務活動。在北順村,推行“積分 移風易俗”模式,對于紅白喜事“簡辦、新辦、不辦”以及帶頭參與到移風易俗宣傳倡導等活動中的黨員,給予積分獎勵,引導群眾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
群眾主動,兌出長效“新引擎”。實行“物質 精神”雙激勵模式,按照“以分換物”原則,建立“積分超市”4個、積分兌換服務點2個,通過拓寬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幫扶困難群眾等積分兌換渠道,引導群眾由“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同時,定期開展“最美家庭”評選、“美麗庭院”創建等系列活動與“積分超市”相結合,切實用積分“兌”出鄉村治理新風尚。今年以來,全鎮涌現志愿服務、孝老愛親等先進模范20余人,新增“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30余戶,“好婆婆、好兒媳”10余人。(通訊員:梁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