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采油一廠黨委大力強化黨建文化工作紀實(采油石油基層黨建優秀案例)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你們的《兩線六環雙融合》黨建文化品牌借鑒現代工程學模塊化理念,把企業文化和黨建創新深度融合,對我們啟發很大。”6月27日,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廠宣傳思想文化創新工作室里,慕名前來學習交流的兄弟單位領導興奮地說。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采油一廠黨委多年來持續推進文化興企戰略,不斷發揚西北石油人“敢為人先、創新不止”的企業精神,探索實踐“在平凡中創造非凡,在創新中追求卓越”的價值理念,將富有感召力的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凝聚起新時代石油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繼承傳統銳意創新
“上崗操作要像針一樣扎得住,鉆研業務要像針一樣扎得進,發現問題要像針一樣的敏銳,解決問題要像針一樣的主動……”十幾年前,發軔于采油一廠采油管理一區的“一根針”崗位文化,讓一線崗位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成倍增長,不僅在廣袤的新疆塔里木盆地聲名鵲起,而且多次受到全國總工會、中石化集團公司等領導的高度贊譽。
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和精神的引領。特別在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工作,遠離親人、城市,更需要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采油一廠干部員工以苦為樂,無私奉獻,與風沙為伴,與胡楊共舞,用心血和汗水滋養屬于他們自己的文化家園。從最初的西達里亞“搖籃”文化到塔河岸邊“一根針”“金胡楊”文化,再到托甫臺的“英雄班組”文化,以及后來衍生的“先鋒”文化,正是因為采油一廠的企業文化建設由點到線、連點成片,頂層設計不斷強化,逐步構建起以企業精神和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不斷發展,歷久彌新,獲得自治區級“文明單位” “開發建設新疆獎狀”等榮譽稱號。
今年面對疫情常態化防控和低油價矛盾交織,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汲取以往基層文化精髓,拓展支部黨建文化成果,使黨建工作更有抓手、更接地氣?“企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要構建大黨建格局,把黨建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鼓勵各基層支部立足實際創特色,打造文化和黨建互融共生的先鋒典范。”該廠黨委書記楊旭說。
聯建共享相映生輝
“我們支部發揮‘聯建共享四促進’黨建文化品牌效應,多次與承包商友好協商,共節約成本320余萬元。”
6月25日,在二季度政工例會上,機關第一聯合黨支部的匯報引起了其他支部和和廠領導的濃厚興趣。該支部由綜合管理室、人力資源室、計劃財務室3個黨小組構成,支部以“支點”文化、“窗口”文化、“POC三維”文化為支撐,創新實踐“聯建共享四促進”黨建文化,公開黨員承諾,積極探索內部緊密結合攻堅創效的方法路徑,形成了機關部室良性互動和“1 1大于2”的良好氛圍。
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機關第一聯合黨支部綜合管理室黨小組多次與承包商溝通洽談,互助雙贏共度寒冬,先后有24個項目達成下浮率變更協議,平均下浮率達到2%,降本已達200余萬元;計劃財務室黨小組從源頭發揮作用,嚴格把控采用固定標價和最高限價招標方式項目的預算費用,壓降費用126萬元。
該支部發揮人力、財務、綜合聯建共享優勢,強化人才選拔培養,構建管理現代化創新大賽、經營運行分析大賽、統計分析大賽、提質增效評比、業務技能競賽等五大競賽評比平臺,幫助職工快速成長成才。同時暢通三個宣貫交流渠道,即集團公司和油田分公司工作會精神宣貫、支部書記專項座談交流、重大政策宣講,確保上級重要精神第一時間傳達到基層員工。
優勢轉化強力支撐
6月26日,在采油廠油水井動態分析大賽中,開發研究所選手楊榮榮、童凱、周金龍等分獲一、二、三等獎,展示出較強的技術成長潛力。
開發研究所黨支部是油田先進基層黨支部,現有黨員45人,占員工總數的60%,為保障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支部創建了“一轉雙融三提升”黨建文化品牌,把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黨建和生產相融、不同專業互融,提升黨員政治素養、員工業務能力和隊伍凝聚力。
支部實行黨員“業績”動態管理,制定黨員年度個人行動計劃,將開發工作中的“周末小講堂”運用到黨員先鋒講堂中,將區塊目標管理和黨員責任區融合,評定季度和年度“紅旗責任區”,激發黨員鉆研技術挑戰自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真正把黨支部打造成高效開發的前沿陣地、培養“專家型”人才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堅強堡壘。
他們打破內部不同業務和專業之間界限,成立黨員攻關項目組,李滿亮、海剛等支部委員組織黨員技術骨干攻克了老區儲量動用、氣水協同增油以及立體井網構建等技術難題,塔河四區產量翻番,二區產量大幅提升,為一廠在全局率先踏上年度剩余日產步伐,決勝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提供了技術支撐。
“開發所黨支部能夠承壓奮進、苦干實干,始終保持了‘站排頭、爭第一’的良好狀態,在一廠高質量發展中功不可沒。”廠長、黨委副書記梅春明說。
深度融合固本強基
7月4日,人民網、新華社、中新社等中央媒體在深入油田大采訪中,參觀采油管理一區的“一根針”文化展廳時,記者們再次對一廠黨建文化給予好評。采油一區多次榮獲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一區黨支部繼承“一根針”文化內涵,不斷總結支部黨建活動成果,創新性提出打造黨員“四化建設”品牌,即通過黨員管理嚴肅化、黨員崗位示范化、黨員考評積分化、組織生活豐富化,強基礎、固堡壘、爭一流。
為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百日攻堅創效行動要求,支部迅速成立黨員先鋒隊,22名黨員共同擔任塔河二、四區油藏區塊的5個計轉站駐站值崗,及200多口油井的駐井巡檢任務。黨員先鋒隊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堅決擔負起非常時期生產現場的異常井處理、油井維護等重要任務,同時處理現場“急、難、險、要”問題。他們身兼數職,哪里有急難險重任務就沖向哪里,推進一區穩產上產和防疫工作齊抓共管、齊頭并進。
一區黨支部圍繞“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抓產量、降成本、保安全,持續加強生產異常預防和異常處置治理,精準把“脈”,對癥下“藥”,黨員帶頭開展一井一站一策降本改造,一批金點子措施、先導試驗在異常井站降回壓治理中成效突出,6月份異常處置特車作業同比下降50%,降本增效24萬元。
該區金胡楊站的明金國、胡紅忠等老黨員嚴格落實廠“分隔式駐站一體化管理”部署,主動由以前2人“三班兩倒”12小時工作制,轉為3人3天72小時的值崗輪換,連續駐站值崗40天,受到職工群眾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