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下好“先手棋” 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做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每天下班后,湛江市遂溪縣嶺北鎮銀豐加工廠黨支部全體黨員都有一個“保留節目”——在支部書記陳懷國的帶領下,來到嶺北農貿市場,跟著負責片區的網格員,整治路邊亂停亂放的機動車、清理沿路電線燈柱的“牛皮癬”、清運背街小巷堆積的垃圾。
自嶺北鎮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后,遂溪縣第一時間啟動平急轉換機制,激活基層黨建網格,建立結對共建機制,凝聚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和鄉賢、志愿者、村級黨員群眾等多方資源力量,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湛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黨建引領,創新平急轉換機制,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為“平時治理、急時應急”提供堅強保障,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健全三大體系
下好基層治理“平急轉換”先手棋
湛江出臺《關于社區開展平急轉換工作的指引》《關于農村開展平急轉換工作的指引》等文件,完善動員響應執行體系,健全完善總體指揮、觸發響應、快速轉換、穩妥有序處置等機制,實現日常工作和應急狀態“一鍵切換”,打造市、縣、鎮、村四級基層治理指揮鏈條。
為織密基層治理組織體系,湛江在城市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聯系戶”五級組織體系,在農村健全“鎮黨委—村黨組織—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四級組織體系,打造區域黨建共同體,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建、“三新”黨建與鎮(街道)、村(社區)黨建互聯互動、共建共治,實現村(社區)黨員和居民群眾共治共享,急時能迅速反應,組織人員下沉基層沖向應急一線。
同時,湛江建立起考核考察評價體系,制定一線考核黨支部書記和黨員的臨時指引,打造近距離考察識別干部平臺,對長期在基層一線、艱苦條件下工作并取得優異成績的干部,優先考慮提拔使用、職級晉升、黨員評先評優等。
凝聚三方力量
聚起基層治理“平急轉換”向心力
為加快把徐聞港打造成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湛江推動徐聞港區10多個部門組建聯合黨委,把隸屬于不同系統、不同建制、不同類型的黨組織和黨員整合到一起,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湛江聚焦基層治理突出問題的整治整改,凝聚黨組織、黨員、社會“三方力量”,實現網格力量全動員、駐區單位全動員、社會力量全動員,凝聚起基層治理“平急轉換”向心力;盤活組織力量,在重大任務一線成立聯合黨委機制,在重大矛盾糾紛、信訪積案專班等基層治理重大任務中,嵌入臨時黨組織,將組織調配的干部、網格員、黨員、民兵等力量高效整編在一起;充分發揮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優勢,不斷完善“雙報到”機制,平時常態化開展基層治理和服務工作,急時采取“街社吹哨、組織調度、部門報到”方式。
與此同時,湛江堅持黨建帶群建,建立“五社聯動”工作機制,鏈接整合社工、社區、社區資源、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力量,吸納“三新”黨員作應急處置儲備力量,急時立即發動儲備力量組成“第二梯隊”與物業、居委會等“第一梯隊”實現有機結合,完成應急“梯隊”力量升級壯大。
創新多維治理
跑出基層治理“平急轉換”加速度
湛江強化基層黨建,在各縣(市、區)選派一批有能力能干事的“第一書記”、新提拔干部掛點鄉村,組織參與指導開展“百千萬工程”相關工作,以“四下基層”為抓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保障百姓人身財產安全。
湛江推動與鄰省鄰市交界的廉江市、吳川市、徐聞縣3個縣(市、區)18個鄉鎮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縣鎮村三級邊界“共治”體系。建立黨建聯建聯席會議制度,平時實現“信息共享、問題共研、治安共巡”,急時迅速成立聯合黨委、臨時黨組織、黨員突擊隊等,落實“聯建、聯防、聯調、聯誼、聯治”攻堅調處、破解難題,齊心保障邊界的平安穩定。
此外,湛江引導各方力量在“百千萬工程”、基層治理等重大任務中積極作為,平時以“點單-派單-接單-評單”鏈條式供需服務機制開展“健康義診”“法律科普”“排民憂解民困促發展”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對防風防汛等突發緊急事項,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志愿者通過“吹哨-征調-報到”調度機制,及時“應哨”,合力應急處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寧玉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