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甌海:用好五個黨建信息化平臺 解決黨員管理五大不規范問題
浙江省甌海區結合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工作,依托智能黨建信息化技術,以解決黨員管理實際問題為導向,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并用好五個黨建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夯實黨員隊伍管理基礎,從嚴從實解決好黨員管理的五大不規范問題。
用好網上接轉平臺,解決黨員流動管理不規范問題。自2012年起,率全市之先推出黨員組織關系“網上接轉”,實現“一站服務、全程代辦”,通過信息化技術讓黨員組織關系接轉“有跡可循”。依托區、街道、社區三級黨員服務中心和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全區建立432個業務受理點,形成區內全覆蓋的業務辦理網,改過去組織關系接轉至少要走6個黨組織為到1個點即可,在檔案齊全的情況下,最快實現5分鐘辦理。平臺內設置超期預警功能,對于黨組織關系接轉超過30天未辦理完畢的,通過手機短信、系統提醒等形式自動向本級和上一級辦理員預警。組織關系網上轉接后,黨員組織關系轉接信息不再丟失,讓傳統紙質介紹信成為歷史,僅在對區外發生接轉時,才需開具紙質介紹信。四年來,共轉接黨組織關系6397人次,其中轉出區外1569人次、轉入區內2704人次、區內轉接2124人次,區內轉接“口袋”黨員“零產生”。
用好“三會一課”智能簽到平臺,解決組織生活不規范問題。針對基層黨員隊伍存在管理松散、組織生活不健全、簽到不規范等問題,基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要求,開發“三會一課”智能報到系統,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學習教育、志愿服務等活動必須使用二代身份證刷卡簽到,并采用積分管理,實現黨員活動的“全程網上管理、全程精確記錄、全程實時監督”。黨支部可通過該系統發布會議通知,與會人員均可收到短信提醒。同時,黨員和管理員可分別在手機與電腦管理后臺,直接查詢“三會一課”的到會、積分等具體情況,有效杜絕他人代簽、事后補簽等作假行為發生。目前,全區已有251個村開展身份證智能簽到,使得黨員“三會一課”到會率從60%左右提升到85%。
用好黨費網上交納平臺,解決黨費繳納不規范問題。為規范黨費管理,解決基層黨委、支部黨費由個人保管等問題,尤其是流動黨員、“口袋”黨員交納黨費難問題,從服務黨員角度出發,借用支付寶交納黨費方式,并通過手機APP優化黨費繳納流程,實現繳納信息、短信提醒和實時查詢等功能。網上交納黨費嚴格規定“一月一交納”,解決個別黨支部半年交納一次的傳統做法。各級管理員提前在后臺輸入黨員黨費應繳金額,黨員只需打開“民情E通”APP的“黨建管理”欄目即可查看個人當月應繳黨費情況,通過支付寶帳號直接交納,系統可自動轉賬至黨員所在黨委銀行帳號中。目前,已在區委組織部、開發區等單位進行試點,得到基層黨員尤其是“流動”黨員的一致好評。
用好區級黨員檔案信息化平臺,解決農村黨員檔案管理不規范問題。參照干部檔案室建設標準,在區黨員服務中心建設區級農村黨員檔案室,保存除機關事業單位以外的所有黨員檔案,實現全區農村黨員檔案統一管理和轉接,有效解決鎮街檔案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材料丟失等問題。根據各時期黨員檔案管理的不同標準,建立10類黨員檔案模板及整理目錄,印發《甌海區黨員檔案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甌海區黨員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甌海區黨員檔案整理工作細則(試行)》《甌海區黨員檔案材料遺失、缺損補辦辦法(試行)》等相關規章制度,以統一條目、統一格式、統一事項、統一標準為基本任務,著力規范農村黨員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查閱、傳遞、補辦等工作。同時,對全區1.6萬多份農村黨員檔案進行全面掃描,各黨委各自安裝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查看本單位黨員檔案,推進黨員檔案信息化建設與管理。
用好駕照式考試平臺,解決黨員考試管理不規范問題。針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學習效果難以檢驗的情況,參照駕駛證理論的模式,搭建“從學到考、以考促學”的培訓認證體系。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經培訓學習后,在培訓認證室登陸“駕證式考試系統”進行機閉卷考試,檢驗學習效果。試題類型為單選、多選、判斷,從500多道題庫中隨機生成65道,考生需在1小時完成答題,且成績達80分以上方為合格。自該系統推出以來,累計全區已有88批次2730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培訓認證,一次性上機考的合格率為50.48%,讓黨員群眾真正感受到入黨前培訓考試“動真格、不走過場”。同時,借助“甌海先鋒”微信公眾平臺,在全區黨員中開展黨員應知知識競賽,正式推出“一戰到底”黨務知識競答版塊,開展入黨積極分子模擬測試、黨員黨日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知識競賽30余場,參與黨員18萬余人次。(溫州市黨建云平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