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風采丨段偉:追尋盾牌的榮光(段偉東簡介)
本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
段偉,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隊保衛工作系主任、副教授,軍事法學博士,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司法鑒定中心主任,軍隊首批司法鑒定人。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先后兩次被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
創新——探索轉型升級的體系之變
“硬邦邦的現實面前,軍保人要對明天進行重新表達。歲月定不負人,我們也定不能負歲月!”2020年系年終總結大會上,系主任段偉的一段話,讓大家激情澎湃。
其時,經歷調整改革后近三年的艱難跋涉,站在新的發展起點,軍隊保衛工作系既有沉甸甸的喜悅與收獲,更有深化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面對國防大學新的教研平臺、“服務備戰打仗”新的使命要求,如何為戰育人深度轉型、抓教組訓內涵發展?既考驗政治覺悟、理念格局,又考驗能力素質、韌勁擔當。
段偉副教授為學員授課
要趕路,先看路。為了厘清轉型升級中的主要矛盾,段偉一猛子扎進去,帶領大家風雨兼程,開始了一段“急行軍”。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學習思考,充分聽取各級領導專家意見,1個月,他系統梳理出“軍保十問”;3個多月,他完成8萬余字的《軍隊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創新發展綱要》;半年時間,他深思熟慮后執筆撰寫了《軍隊保衛工作系全面轉型升級意見》,為學科專業建設和系室發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定下的事,等不得、慢不得、虛不得。來不及稍作歇息,他帶領大家,召開專題推進會、開展精準幫建工作周、組織教研體系重塑攻堅月,圍繞教戰研戰短板、運行機制缺點、基礎條件弱項等問題一起頭腦風暴。一部部系室創新發展綱要、一張張規劃設計圖譜、一項項重點工程任務清單相繼推開。通過夯實基礎、體系布局、創新發展,“軍中之盾”更加生機勃勃、蓄勢待發。
擔當——專攻文修武練的研教之法
“8點整試講,21教室,地方早就預留了……”電話這頭系參謀還沒來得及說一句話,電話那頭教勤班小張早已“未卜先知”。小張笑笑說,“軍保系幾乎每周都要安排四五次試講,我們一看來電號碼就有條件反射了。”
抓教學先抓課堂,抓課堂先抓試講。一上任,段偉就把狠抓教學質量突出出來作為重點,在深化運用試講把關“十條標準”的基礎上,創新提出系室試講七步法。
轉崗教員張榮生談起《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研究》的備課過程,不禁感慨:“這堂課經歷了教研室三次試講、系里三次試講,才得以一舉通過校區試講。這離不開段偉主任的嚴格要求和耐心幫扶,從課程邏輯框架到遣詞用句、從課堂整體設計到課件講稿圖文,他都提了許多寶貴意見,對我幫助很大。”僅春季學期以來,軍隊保衛工作系試講累計超過100多次,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受到了領導、專家和學員的普遍好評。
對教學科研的深入把握,除了長期的學習思考積累,更得益于部隊實踐的源頭活水。近年來,段偉帶領團隊主動走出舒適區,積極嵌入投身作戰域,圍繞當前軍隊政法保衛領域重點難點問題,開展重大法規制度宣貫、重大案件辦理、重大問題調研、重大演訓活動組織實施,累計為部隊提供宣傳教育、專家咨詢、技術支持等專業服務300余場次。
段偉副教授深入一線調研
從東海前沿島嶼,到西部邊陲哨所,都留下過他們的足跡,所到之處贏得了官兵一致好評。2020年,在段偉的帶領下,直接服務部隊的司法鑒定中心參加司法部能力驗證,8個參評項目全部一次性通過,滿意度排名第一,這已經是鑒定中心連續五次取得這樣的好成績。
“實踐是最好的課堂,官兵是最好的老師,把服務部隊與練強內功的回路打通,這條路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說到這里,臉上連日加班的疲憊倦怠已悄然隱去,段偉的話語中充滿著堅定與自信。
鑄魂——培塑行穩致遠的專業之根
高手過招,不僅要看招式和武器,更要看內功和修為。在段偉眼中,系室發展壯大要靠教學科研水平提升,更要靠加強特色文化與專業精神培塑。用他的話來說,“硬實力要‘硬’,軟實力也要‘硬’,兩方面實力一個也不能松勁。”
一走進軍隊保衛工作系,格外引人注目的就是走廊兩側懸掛著的28位保衛戰線歷史風云人物展牌,似乎在無聲地告誡后來者,繼承優良傳統、創造更大榮光。這只是系里加強保衛特色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厚積而薄發。軍隊保衛工作發展史教學館前期準備已近十年,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貴文物資料。段偉的目標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讓這座館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保衛工作脈絡沿革,展示保衛工作風貌和地位作用,在傳承保衛戰線特質基因中,全面打造專業精神“加油站”、保衛靈魂“凈化場”。
段偉副教授在軍隊保衛工作發展史教學館里開展教學
一個版塊一個版塊研究展陳布局、一個細節一個細節設計展品雕塑、一個字一個字審查展覽圖解……在段偉和全系同志的努力下,軍隊保衛工作發展史教學館、軍隊保衛工作文化廊道、軍保之家三大思想文化陣地即將全面建成。早早就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回顧人民軍隊保衛工作“為戰而生、向戰而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程中,無不心受震撼、肅然起敬。
百米跑跑出了好開局,萬米跑更要有好韌勁。當前,在系黨委領導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謀定快動,已成為段偉和他的戰友們的集體共識和精神風貌。面對鍛造擎劍執法、鑄盾強軍、礪刃勝戰的保衛尖兵這一艱巨事業,他們還將繼續鎖定目標、奮發作為,在全面轉型升級的大潮中交出這一代軍保人的優秀答卷!
主管|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主辦|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編?輯:冀麗娜
郵?箱:gfdx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