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帶婦建經驗交流材料(黨建帶婦建經驗交流材料范文)
xx市東臨武漢,西接荊襄,素有“膏都?!焙汀棒~米之鄉”的美譽?,F轄16個鄉鎮、414個行政村,其中社區27個;總人口68萬,其中婦女35萬人。近年來,我們在上級婦聯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黨建帶婦建”的組織原則,確立了“制度規范、帶促結合、務實創新、共同發展”的工作思路,形成了“黨建先導、整體聯動、優勢互補、注重實效”的工作態勢。全市婦女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廣大婦女積極投身四個文明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婦女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發展,為構建和諧xx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創優婦女工作環境。
目前,我市市、鎮黨委都有1名領導分管婦聯工作,政府都有1名領導聯系婦聯工作,市委建立了常委聽取婦聯專題匯報制度,每年聽取婦女工作匯報不少于2次,及時研究婦聯提請討論的重要問題,常委的有關會議吸收婦聯負責人參加或列席。每次市婦聯召開會議或組織活動,在家的市“四大家”領導都能應邀出席。市、鎮兩級婦聯經費都列入財政預算,尤其是06年是省委婦女工作會議后,我市迅速按照會議要求,確定婦女工作經費從2007年按照全市婦女人口每人0.3元的經費標準全額增撥到位,為婦女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在全市各級黨組織的重視、關心、支持下,婦女工作的環境進一步優化,促進了婦女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健全網絡,擴大婦女工作覆蓋面。
我們始終按照“哪里有婦女,哪里就有婦女組織”的原則,堅持立足基層,夯實基礎,健全網絡,不斷延伸婦女工作領域。全市16個鄉鎮,414個行政村,婦聯組織健全完善。鎮、村婦聯干部的任用采取了組織選配、公開競聘、選舉的形式,全市鎮、村兩級婦聯干部呈現出年紀輕、學歷高、業務強三大特點。目前,全市16個鄉鎮婦聯共配備專職婦聯干部16人,平均年齡為38歲,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1人,占68.7 %。387個行政村婦代會主任平均年齡為43歲,高中以上學歷的104人,占26.8 %,全部進入了村兩委,村婦代會主任的經濟待遇得到了落實。在健全鄉鎮、村級婦聯組織建設的同時,在市直9個戰線相繼成立了婦女工作委員會,婦委會主任平均年齡為37歲,大專以上學歷的8人,占88.9%。根據形勢的發展,我們及時把婦聯組織向民營企業延伸,先后在宜化雙環集團、久大(xx)制鹽有限公司、恒天藥業、湯池溫泉等女職工較多的企業,成立了婦代會組織,確保婦女工作不留空白,不出現死角。目前,全市婦女工作的觸角已延伸到不同領域,各級婦聯干部隊伍穩定、人心穩定,婦女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三)注重選育,構筑婦女干部參政議政大舞臺。
我們堅持從組織、制度和機制上予以保證,在培育、選任和管理上改革創新,為優秀女干部脫穎而出廣辟舞臺。
1、抓推薦使用。市委先后制定出臺了女干部培養選拔規劃和政策意見。在鄉鎮和市直機關的調整配備中,設置了女干部配備的比例,明確鄉鎮至少配備1名女領導干部,在一些市直部門設置了女領導干部職位,并確保這些職位不因機構改革、職數緊張而擠占。堅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拔女干部,對女干部能夠委以重用的,不放在一般性的崗位上;能夠擔任正職的,不放在副職崗位上;能夠破格任用的,不按部就班,為女干部成長和發揮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在選拔使用女干部上不唯資歷破格用,做到講臺階而不摳臺階,論資歷不唯資歷;群眾公認大膽用,通過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驗和民主評議,大膽使用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女干部;潛力大的及早用,確保不錯過最佳使用時期,特別優秀者,敢于壓重擔子,促其小步快跑,快速成才。拓寬視野,實施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定向培養等措施,構建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目前,全市“四大家”領導班子中都有女性擔任領導職務,全市共有副科級以上女干部90人,占副鄉鎮級干部總數10.01%,其中正科級干部13人,擔任單位主職的有7人,16個辦事處、鎮、場黨政班子中配備女領導干部18人。全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女性所占比例分別為15.8%、24.4%、26%。在xx市第六次黨代會和第七屆人代會上,我市婦聯主席先后當選為市委委員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標志著代表全市廣大婦女意愿的婦聯進入了xx市領導決策層。
2、抓培養鍛煉。我們從提高女干部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入手,建立完善計劃調訓與需求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機制,將全市女干部按不同類型和行業,分別制定培訓計劃,每年定期舉辦各類人才隊伍培訓班,規定女干部不得少于20%。市委黨校、行政學校每年安排學習的干部中,女性學員達到了參訓學員的30%以上。每年下半年,我市婦聯積極響應孝感市婦聯的號召,組織部分35歲以下的優秀婦女干部到孝感市委黨校參加婦女干部班的學習。
3、抓后備培育。按照有所側重、備用結合的原則,建立女后備干部推薦管理制度。我們結合市鎮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進行后備干部推薦,掌握了一批優秀女后備干部。發動各級婦聯組織向組織部門推薦優秀婦女人才。對全市副科級以上女干部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建立了檔案,對各鄉鎮黨委推薦的每個村的女后備干部進行認真篩選。建立起全市女干部人才庫,著力建設一支文化素質高、覆蓋范圍廣、數量充足的年輕女后備干部隊伍。在此基礎上,按照“培養在基層、鍛煉在基層、提拔在基層”的思路,切實加大上掛、下派、交流和輪崗力度,鼓勵女干部到經濟建設第一線去,到艱苦困難的地方去,接受挑戰和考驗。我們還選派了一批優秀女干部參加市重點工程建設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促進了女干部的全面發展。同時,重視女黨員的發展工作,把發展女黨員和培養選拔女干部有機結合起來,全市婦女黨員3175名,占全市黨員總數12%。
(四)完善機制,充分發揮婦聯組織的職能作用。
引導廣大婦女自覺服務服從于全市工作大局,努力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婦女發展,是通過開展“黨建帶婦建”活動,彰顯婦聯工作成效的具體體現。近年來,我們一是以弘揚家庭美德、提高城鄉文明程度為重點,以家庭和社區為陣地,在全市開展了創建“五好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平安家庭”和“家庭助廉”等活動。涌現出10多戶全國、省、孝感市級文明家庭標兵戶,500多戶市級文明家庭。二是以促進城鄉婦女發展為立足點,深入開展“雙學雙比”和“巾幗建功”活動。評選出受各級表彰的“雙學雙比女能手”100名,“雙學雙比”先進集體30個,“巾幗文明示范崗”30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50名。三是以家庭教育為切入點,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通過開展“雙合格”和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促進家庭教育和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留守兒童長效管理機制。兩年來,在全市女干部、女醫生、女教師、社會熱心婦女及“五老”人員中招募“愛心媽媽”2340名,與父母在外打工的6168名留守兒童結對,開展了各類慰問、關愛活動,從生活、學習、心理、情感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存在的學業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安全失保、情感缺失等問題,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四是以維護婦女兒童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為婦女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我市相繼成立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協調組,開通了“148”婦兒維權熱線,建立了婦女兒童合議庭、婦女兒童維權監督崗和“110”反家庭暴力接警中心,完善了法律援助網絡;鄉鎮、社區、村成立了婦女維權服務站,健全了基層婦女信訪網絡;建立了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婦女法律援助制度和婦聯干部擔任特邀陪審員制度,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全市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加強婦女工作、擴大婦女就業、保障婦女健康、推動男女平等、發揮婦女參政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兩年來,市婦聯接待來信來訪98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復,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切實維護了廣大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部分基層黨委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由于各鄉鎮(街道)加快發展的任務重、壓力大,領導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和社會事業發展上,婦聯工作很難擺上基層黨委工作的議事日程,對于婦聯工作沒有進行總體部署和要求,造成了婦建工作滯后于黨建工作的現狀。
(二)鄉村兩級婦聯干部專職少、兼職多
目前全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婦聯婦聯干部中,幾乎全部為兼職,專職的廖廖無幾。基層婦聯干部大部分身兼多職,還經常被黨委、政府抽調完成一些突擊性任務,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從事本職工作,使婦聯工作處于被動應付狀態。
(三)基層婦聯組織工作活動經費無著落
目前,我市鄉鎮婦聯只在每年的“三八”節活動,各鄉鎮黨委視不同的經濟狀況給予適當的支持,沒有固定的工作活動經費,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婦聯正常工作的開展。村一級則更為突出,每個村所有經費全部依靠財政轉移支付,除去人員工資,村里婦代會開展活動的經費難以維持。
(四)待遇落實不到位,后顧之憂沒解決
現如今,為了提高村主職干部的生活待遇,市里出臺了相關政策,但由于財政有限,不能惠及包括村婦代會主任在內的所有村干部。一年收入只在千元左右,這對于年輕、有文化的女性根本沒有吸引力,她們普遍認為,不管是出去打工,還是在家干點什么,每年收入至少能掙到三、五千元,比干村婦代會主任強多了,一些干了二三十年的婦代會主任,退下來以后沒有任何經濟保障,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基層婦聯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五)村級女干部源頭不足
農村村級女干部的源頭嚴重不足,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村級女干部經濟收入太少,沒有吸引力。許多年紀輕、有文化、有能力的婦女大多外出打工或在家從事工副業,根本不想干村婦代會主任,形成能人不想干,想干不能干的實際情況;二是部分婦女思想保守被動,不愿出頭露面當干部,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部分農村地區觀念落后,家族勢力排除女性,加之宣傳力度不夠,在村級班子選舉中女干部往往落選。
(六)婦聯干部自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知識單一,在具體工作中缺乏智慧和知識的支撐;二是業務知識不熟,不能夠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新時期基層婦聯工作職責、工作任務,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開展婦女工作;三是思想保守思路不開闊,工作缺乏創新和突破,對婦女群眾沒有吸引力、凝聚力。
三、意見建議
(一)婦聯要主動
一是主動研究黨建帶婦建的著力點。各級婦聯干部要主動學習省、市有關黨建帶婦建方面的文件,認真領會文件精神,對于什么是黨建、什么是婦建,黨建如何帶婦建、婦建怎樣服務黨建要有思索、有體會,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找到本級“依托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的最佳方式。
二是主動爭取領導重視。盡管黨建帶婦建的關鍵是黨委組織部門要在“帶”上發揮作用,但是婦聯組織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動出擊。要通過在帶領廣大婦女參與經濟發展、引導廣大家庭建設精神文明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創造性工作,為黨和政府分憂解難,為婦女群眾排難解困,真正發揮婦聯組織的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要用“有為爭有位”,爭取到黨政領導對婦聯組織的高度重視,進而爭取到各級黨組織把婦聯組織建設納入黨的組織建設總體規劃。
三是主動設計工作載體。做好一項工作,選擇一個合適的工作載體十分重要。爭取到領導重視,把婦建納入黨建總體規劃只是工作的一個良好開端。要想真正實現工作目標,還需要各級婦聯精心設計工作載體。不僅要設計黨建帶婦建的工作載體,爭取到組織部門的認同得以實施;還要設計婦建服務黨建的工作載體,使黨委組織部門也能感受到婦聯組織對黨的工作的幫助。
(二)要形成聯動
黨建婦建聯動。首先要組織建設聯動?;鶎計D女組織的建設要適應社會組織的新變化,緊緊跟進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同時還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同步調研,同步促進;二要隊伍建設聯動?;鶎計D聯干部絕大多數是黨員,農村基層女黨員也大多是婦聯干部,黨委組織部門如果能明確把婦女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黨的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實現了隊伍建設聯動。三要工作聯動。婦聯工作要貼近黨政中心,圍繞婦女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尋找最佳切入點,既做到黨政有號召,婦聯有響應,又做到婦女群眾滿意。
上級下級聯動。黨建帶婦建不僅需要調動組織部門和婦聯兩個方面積極性,還需要上級和下級之間的聯動。上級要主動爭取相應政策支持,為下級的工作提供有利的條件;下級要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學會把文字落實到實踐中。同時實現上級下級之間經常性的信息溝通,防止“上邊熱,中間溫、下邊冷”現象的發生,絕不能讓黨建帶婦建工作流于形式。
全社會大聯動。做好黨建帶婦建工作,要加強輿論宣傳,爭取全社會的大聯動。雖然各級黨委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加強婦女工作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宣傳還不夠,甚至有些組織部門和婦聯干部都了解不多。因此婦聯組織自己要做好宣傳,營造良好的政治氛圍。同時通過婦聯有所作為的業績爭取社會各界都關注、支持和理解黨建帶婦建工作,形成各部門聯動的工作氛圍。
(三)要重點推動
婦聯組織存在越基層,工作經費越緊張、人手越少、工作越雜越多(鎮、村婦女工作者絕大多數身兼數職)的現象,如何讓這根穿著千條線的針能很好地動起來,發揮作用,關鍵在于工作要整合起來,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有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重點推動;同時要借助黨建帶婦建的有利條件,整合社會資源,借助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婦聯重點工作。
當前我市婦聯基層組織建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婦聯組織的橫向網絡需要進一步拓展,基層女后備干部的儲備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基層婦女工作經費相對緊張、村婦代會主任的待遇還有待進一步落實等。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抓好黨建帶婦建,爭取婦建促黨建,努力營造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婦聯牽頭,各方參與的基層婦女組織工作新格局,將我市婦女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