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務”和“黨建”有啥區別?(黨務和黨建有啥區別)
基層治理:國家治理的基石
近年來,國內各地方紛紛推動基層治理,以實現更好的黨建效果。然而,存在著一個普遍現象,即一些基層黨組織誤解了黨建與黨務,將二者混為一談,這阻礙了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想辦好黨務工作,必須明確黨建的指導思想,這是實現“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鍵。
黨務工作的核心是以黨建思維為指導。黨務工作實際上是黨建過程的具體體現,而黨建則包括了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等更為豐富的內容。黨務工作則更具體,是實現黨建工作的手段和路徑,如發展黨員、組織“主題黨日”、開展“三會一課”、收取黨費、進行黨員教育等。這兩者緊密相連,黨建離不開黨務工作,但將黨建工作僅僅局限于黨務活動,只盯著統計數據和文件資料,卻未能樹立“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這一核心理念。黨務工作涉及多方主體,工作領域廣泛,因此,黨務工作的指導思想必須保持黨建導向的明確性,黨員應積極參與各方面黨建工作,提高參與度,推動黨員發揮主體作用。黨務工作是工作的抓手,黨建則需要統領黨務,只有堅定的黨建導向,黨務工作才能更加切實可靠。
黨建應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創新。為此,我們需要在工作重點上創新,避免“喊口號式”的創新,務實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既要了解地方實際情況,也要聆聽群眾聲音,積極收集群眾需求,以適用且實用的方式進行治理創新。近年來,一些地方提出“黨建 微網格”的基層社會治理方式,這一創新優化了黨員與群眾的聯系,有效提高了基層組織的服務水平、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益。同時,我們需要在工作機制上實現創新,高效的工作機制是基層黨建創新的重要保證。黨建部門要不斷改進機制,消除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摒棄形式主義,提高黨建工作的程序化和規范化,確保黨建的實際效果。在推動基層黨建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在“傳承延續”的框架下實施“創新發展”,并保持持之以恒。我們應根據相關規定科學分析和研究黨建工作,形成系統的、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導和規范基層黨建工作。
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基層治理是關鍵要素。明確黨建與黨務的關系,堅持黨建導向,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將有助于實現更有效、更貼近人民群眾需求的國家治理。只有確保國家治理的基石牢固,國家建設的大廈才能穩固屹立。因此,我們要更加明智地推進基層治理,堅定黨建導向,努力實現更好的治理創新,以便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求,促進國家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