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三機制”,破解“三難題”,真新街道以黨建引領促老舊小區加梯工作高質量推進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一件惠澤老舊小區人民群眾的實事,也是一把檢驗基層治理能力的標尺,真新街道聚焦老舊小區居民訴求,全力打通制約既有小區加裝電梯的關卡,推動加裝電梯工作規模化、高質量推進。截至目前,真新街道轄區內已有31臺電梯竣工交付使用,76個樓道簽訂加梯工程合同,16個加梯項目正在施工。
破解“民意統一難”問題,真新街道將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群眾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社區居民自治力量。
深入一線排查,排摸群眾需求。依托“我嘉物業”黨建工作站,全面排查符合加梯條件樓棟的產權人實際入住率、65歲老年人和殘疾人居住情況及房屋通風采光等信息。組織黨員骨干、樓組長、業主代表上門征詢,把需求找出來,把政策送上門。深入居民群眾面對面進行政策宣講,引導居民群眾理解支持加梯工作。
發揮黨建引領,協商調解民意。社區黨總支發揮牽頭凝聚作用,引領“三駕馬車”同向發力。積極發動在職黨員、居民群眾和物業專業人員等組成加梯志愿服務隊,協同小微網格議事會、樓道紅色議事廳,搭建議事協商平臺,發揮黨建引領議事協商在小區“微治理”中的關鍵作用,實施“一小區一方案”“一樓棟一策略”,努力促成業主形成統一意見,掃清加梯障礙。
破解“施工監管難”問題,真新街道以“管理好資源、服務好居民、守護好家園”為抓手,以優質服務為居民群眾加裝電梯排憂解難、助力加力,讓群眾省心、順心、暖心。
確保加裝服務優質化。根據電梯加裝建設流程和群眾實際需求,列出電梯加裝服務“清單”,建立加裝電梯代建公司備案名錄供群眾參考選擇,同時聘請第三方監理等專業人員指導,為加裝電梯的業主群眾提供“菜單式”貼心服務,引導加裝電梯小區、樓棟根據建設流程要求和場地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組織施工。
落實專業監管常態化。壓實有關職能部門、物業公司和第三方監理監管責任,突出加強選址設計、現場施工、竣工驗收等重要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加梯工作順利完成。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統籌考慮加裝電梯的材質和風格,提升小區環境品質。
破解“后續運維難”問題,真新街道加強電梯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完善加裝電梯后續運行、管理、維護機制,讓居民群眾坐上“幸福梯”。
明確物業公司的電梯運維主體責任。指導小區物業全程參與加梯工作,將居民自籌資金、政府補貼及電梯轎廂商業廣告收益納入專項維保更新資金,專款管理。引導加裝電梯所有權人與小區物業簽訂協議,明確由其承接加裝電梯的日常管維,實現管理責任“不脫節”。
探索多元參與的電梯運維補充模式。推行“建設 管理”模式,由具備資質的專業優質企業作為電梯建設和使用管理一體化單位,提供全過程服務。推行“保險 服務”模式,加裝電梯所有權人與保險公司簽訂協議,委托保險公司作為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履行管理職責。推行“公約 共治”模式,制定“電梯管理公約”,明確電梯使用管理全過程中各規范條款,鼓勵業主參與電梯運維管理。
通訊員:吳笑舟
編輯:袁悅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喜歡就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