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西林縣:“三個強化”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去年以來,廣西百色市西林縣緊緊圍繞新時代老干部工作的要求,推深做實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聚焦建有標準、管有章法、用有質效,推動老干部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強化組織建設,組織功能進一步提升
西林縣將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納入“大黨建”總體布局,有效聚合各鄉(鎮)、縣直各單位等多方力量,構建起上下貫通、部門聯動、各司其職的離退休黨建工作陣地。
“健全 靈活”抓好組織設置。按照“一方隸屬,多重管理”的離退休干部黨建模式,在老黨員集中居住的小區、興趣愛好相投的文體社團、工作職能相似的職業行業內,單獨成立農業農村局、衛健局、教育局等13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合理設置7個“地緣、趣緣、業緣”型社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形成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黨組織架構。
“專業 敬業”配強支部隊伍。在“黨性強、威信高、作風實、身體好”的基礎上,著重選拔組織活動積極、熱心公益事業、有奉獻精神的38名科級以上老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和支委班子成員,達到“選準一人、引領一群、帶動一片”效果。同時,各單位指定一名在職人員擔任聯絡員,負責日常工作聯系并協助離退休黨支部書記開展工作。
“規范 自選”抓好陣地建設。按照“六有”的標準,結合“一支部、一主題、一品牌”創建活動,完成打造了13個“金秋家園”活動場所,培育縣農業農村局1個區域示范點,共惠及195名老黨員;依托我縣老干部活動中心,投入91萬元對老年大學進行改造升級,完善配套設施,打造“家門口”共享式活動陣地。
強化智能應用,黨員管理進一步規范
注重抓規范管理,采取“三項舉措”,實現離退休干部黨員管理不“失聯”不“真空”。
推動黨員管理精細化。將離退休干部職工黨員實行“聯網管理”,促進老干部工作“線上線下”雙軌運行。將全縣935名離退休干部黨員數據導入大數據平臺,實現“支部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的管理目標,組織全縣老黨員使用小程序進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流動外出老黨員黨費繳納、云黨校黨課視聽等線上“便捷化”操作。
推動責任落實精準化。下設黨建回聲工程,通過“分色預警”督辦機制,“一鍵督辦”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生活開展實效,預警信息直達黨(工)委書記,實時監測各支部組織生活質量。
推動經費保障制度化。落實上級《關于完善離退休干部黨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由縣財政局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全面落實擔任離退休干部黨組織書記的離退休干部每月300元的工作補貼,擔任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副書記、委員的離退休干部每月150元的工作補貼;黨費按照離退休干部黨組織上年度上繳黨費按不低于80%的比例,留成下撥給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所在單位,作為黨組織活動經費的補充。
強化作用發揮,服務功能進一步凸顯
注重發揮老同志優勢作用,凝聚“銀發智慧”,貢獻“桑榆力量”?!般y青”聯動,傳承紅色基因。發揮“老書記”“五老”示范引領作用,利用轄區的紅色資源,組織青少年到西林縣革命烈士陵園、那勞宮保府、西平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活動50場次。
凝聚力量,打造“志愿服務共建圈”。以“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發揮正能量”為主題開展“銀齡專家助振興”7個“我為”活動。加強與各鄉(鎮)社區合作共建,探索線上線下服務新模式,利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參與社區服務??h農業農村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開展以“退休不褪色,農技‘三下鄉’”活動;縣衛生系統退休老專家開展的線上“愛心周五”義診服務,為社區老干部、老黨員提供康養護理咨詢等志愿服務,受益群眾500多人次。
以學促行,發揮文化養老作用。利用老年大學資源,搭建服務平臺。把思政課作為老年大學的必修課,通過開設政治學習課程、專題學習等,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增強老年學員的思想政治認同感;利用老干部在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積累的經驗,組織老干部在普合苗族鄉大河村綠領人才學校,為村級黨員群眾“傳經送寶”;到古障鎮桂滇黔跨省區綠領人才學校為云南廣南、羅平和貴州興義接邊鄉鎮年輕學員授課。
特約記者:李俊儒 通訊員:梁玉露
文字編輯:孫瑋悅
責任編輯:劉文文
審核:喬惠琳 統籌: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