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農惠企丨福建省財政廳:農產品加工固投補助,實行“先建后補”
日前
福建省直機關舉辦
“爭當機關強企先鋒”
主題實踐活動
活動組織了省農業農村廳等
9個省直部門
走進農業科研基地
為涉農民營企業“面對面送政策”
幫助企業
深入了解政策、切實用好政策
為企業發展紓困解難、賦能增效
在此次活動開展前,省直機關工委開展企業“出題”、省直部門“答題”調研,向13個涉農企業了解收集“急難愁盼”需求事項,并反饋給省直部門認真研究,多方協調,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其中
福建省財政廳就
“財政支持鄉村產業發展政策”
進行了解讀
并解答了企業需求事項
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從4個方面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政策作出解讀
一、資金渠道方面
根據事權和支出責任,承擔相應的財政投入。同時,投入多元化,也有金融和社會資本。比如,有的全部是中央資金,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每年安排福建大約12億元,原則上用于補貼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有的是中央、省、市縣財政共同承擔,目前全省高標準農田財政補助畝均2400元,從2023年的情況看,各級財政承擔的比例大約為中央財政35%、省級財政45%、市縣財政20%。又如,農機購置補貼對列入國家目錄的機具由中央財政補貼,列入省里目錄的機具由省級財政補貼,一般按同類產品平均市場銷售價30%予以測算補貼。
二、項目申報方面
根據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項目實施方案、年度申報通知等,按程序向相關部門進行申報,經審核、公示、撥付等程序,分配下達安排補助資金。不同資金申報程序有所不同。比如,省級財政農產品加工固投補助,實行“先建后補”,補助對象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購置加工設備、檢測設備的,以加工設備、檢測設備購置金額的40%為上限進行補助,單個補助主體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新增冷庫(含超低溫庫、速凍庫、冷凍庫、冷藏庫)建設的,每立方米最高補助400元,單個補助主體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元。這項資金的申報程序:由設區市按分配名額推薦申報補助縣名單,報經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審核后,確定補助縣,下達補助資金。根據下達的資金規模和補助條件,縣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組織申報、審核,確定具體補助項目和補助標準,經公示后,將資金撥付到項目單位。
三、資金分配方面
(一)根據基礎因素、任務因素、財力因素等測算分配,不同的資金具體指標和權重不同。比如,糧食生產資金主要根據耕地面積、農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以及安排的生產任務等進行測算。
(二)根據申報的項目情況,按核定總投資的一定比例予以補貼。比如:對新建或更新改造水產品初加工項目、精深加工項目和冷藏保鮮設施設備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新增投入總造價的3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
(三)對特定事項或承擔的試點任務予以定額補助。比如,中央財政對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補助1.5億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補助0.7億—1億元;全國農業產業強鎮補助1000萬元;省級財政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分別補助5000萬元、500萬元;又如,省級財政對產業振興示范村,每村補助200萬元;對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每村各級財政至少補助60萬元。
四、投入方式方面
財政資金投入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補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擔保費補貼、貸款貼息等。
(一)直接補助是確定補助對象和額度后,一次性下達撥付或按進度撥付,比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補助資金5000萬元,項目實施兩年,批準創建當年先下達50%補助資金,第二年評估后下達第二批資金,績效較差的少安排或不再安排。
(二)先建后補是完工驗收后按照確定補助方式予以撥付資金,比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行“先建后補”,根據批復的方案組織實施,經農業農村部門驗收合格后,撥付補助資金。
(三)以獎代補是通過績效評價或獲得一定資格后予以相應補貼,比如,對上年評選出的福建名牌農產品每個一次性獎勵30萬元。
(四)擔保費補貼,比如,省級以上財政對省農擔公司擔保費予以補助,補助標準為對農業經營主體項目按當年新增貸款擔保額計算,擔保費率補助控制在1%—2%。
對企業提出的2個需求事項進行解答
企業提出事項1:對農業企業一二產業融合發展特別是加工業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及項目申報渠道?
解答:
財政補助政策方面,對農產品加工固定資產投資給予補助,支持農業企業新增購置加工設備、檢測設備。補助資金以加工設備、檢測設備購置金額的40%為上限,單個補助主體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新增冷庫(含超低溫庫、速凍庫、冷凍庫、冷藏庫)建設,每立方米最高補助400元,單個補助主體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項目申報渠道方面,應向農業農村部門申報。
企業提出事項2:對綠肥推廣財政資金支持和單一種子補貼方式等需求。
解答:
一是2016年以來,省級財政累計安排財政資金1.2億元,用于支持綠肥推廣。每年均由各項目縣統一招標采購綠肥種子,免費發放給補貼對象。
二是關于改變補貼方式。近年來,福建積極爭取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化肥減量增效等中央財政項目資金,加大對綠肥推廣的支持力度。各地積極探索創新補貼方式,改變單一種子補貼方式,2024年將無人機飛播列入我省綠肥推廣項目補貼范圍。省市縣每年組織開展綠肥推廣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農民綠肥種植水平。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會同省農業農村廳整合各類項目資金,探索推廣“種子 技術培訓服務 實施”的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果。
來源:福建機關黨建
編輯:陳起越、楊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