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黨建引領社會基層治理和成功案例及經驗做法(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案例展示)
#黨建工作者#?#公文#?#黨建品牌#?#黨建方案#?#【基層黨建】#?
(注:您在閱讀時可能會出現“廣告解鎖”,但右上角的廣告時間也只有5秒鐘,點擊“X”消除廣告,就可以繼續閱讀)
“點線面”黨建引領社會基層治理是一種創新的治理模式,旨在通過黨的建設來引領和推動社會基層治理的全面提升。具體來說,點線面黨建引領社會基層治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點:是指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建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方式,將黨的工作落實到基層治理的各個環節。
線:是指以黨建工作為主線,將黨的建設與基層治理的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條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的工作線。
面:是指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的良好局面。
一、“點”之璀璨:筑牢基層組織堡壘
(一) 優化組織架構,夯實戰斗基礎。對基層黨組織進行細致梳理和優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劃分黨小組,明確各層級的職責權限,形成高效有序的組織體系。投入資源加強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配備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和學習設施,為黨組織活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
(二)精選黨員骨干,樹立先鋒旗幟。嚴格選拔標準,通過民主推薦、組織考察等程序,選拔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群眾口碑好的黨員進入黨組織領導班子。定期開展黨員先鋒評選活動,對表現突出的黨員進行表彰和宣傳,激勵更多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三)精準對接需求,提升服務效能。建立常態化的民意調查機制,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群眾需求進行分析和分類,為精準服務提供科學依據。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提供精準化的服務。
二、“線”之連貫:凝聚強大治理合力
(一)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制定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規劃和方案,明確融合的目標、任務和路徑。建立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協同推進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二)深化跨部門協同合作,打破壁壘。構建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數據實時交換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針對基層治理中的復雜問題進行集中攻堅。
(三)健全完善工作鏈條,治理有效。對基層治理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梳理,繪制詳細的工作流程圖,明確每個環節的責任人、工作標準和時間節點。建立工作質量追溯制度,對出現問題的環節能夠及時追溯責任,進行整改和完善。
三、“面”之廣闊:營造共建共治格局
(一)全方位宣傳,凝聚共識。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設專題欄目,進行深度報道和解讀。組織開展主題演講、文藝演出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多元主體參與,匯聚力量。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提供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捐贈、項目合作等方式參與基層治理,實現互利共贏。
(三)搭建共享平臺,增進福祉。建立公共服務資源共享平臺,整合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類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動社區、鄉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分享治理經驗和成果,共同提升治理水平。
點線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成功案例:
1.安寧市十里店街道洄水灣社區:洄水灣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努力構建共建共享基層治理共同體。該社區打造了“婦女之家”“反邪教育”宣傳室,既是網格黨支部的工作場所,又是社區居民自治的社區“民主議事廳”。同時,該社區還依托“紅色鄰聚灣”,推動社區黨群服務工作有序發展,形成了點線面深度融合的樞紐式黨建引領體系。
2.鳳陽縣西泉鎮:西泉鎮通過找準隊伍建設“點”、延長組織引領“線”、拓展作用覆蓋“面”,以點串線,以線帶面,擘畫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藍圖”。將村干部隊伍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作為提升鄉村基層治理能力的關鍵“點”,同時暢通“云上 云下”民情收集“線”,貫通村(社區)積分管理“線”,發揮積分制管理正向激勵作用。
3. 肥西縣桃花鎮順和社區:桃花鎮順和社區積極探索“點線面”工作機制,以黨建引領錨定治理“圓心”,為民服務拓展治理“半徑”,共治共享畫好治理“圓面”。該社區推行“黨支部建在網格上”,實施“全科式”網格黨支部工作模式,推動網格長與黨支部委員交叉任職。同時,該社區還打造了“學習強國加油站”“尊老愛幼”服務臺等,為居民提供集政務服務代辦、水電燃代繳等服務于一體的共享“家”空間。
上述成功案例中可借鑒的經驗:
1. 強化組織建設。重視選拔和培養優秀的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優化黨組織架構,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使黨組織的觸角深入到基層的各個角落。
2. 創新工作機制。推行“全科式”網格黨支部工作模式,推動工作高效開展。建立積分制管理等創新制度,發揮正向激勵作用,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3. 注重資源整合。整合社區內的各類資源,打造多功能的服務場所,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數據和資源的高效利用。
4. 堅持以民為本。暢通民情收集渠道,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打造共享空間,增進居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5. 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宣傳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理念和成果,凝聚共識,營造良好的治理氛圍。
6. 促進多元參與。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志愿者等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