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區:黨建引領網格化 打通基層治理“新脈絡”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8月30日電(劉璐)伊春市友好區把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到網格化基層治理的全方位、全過程,積極探索和實踐基層治理的新模式,針對社區治理的“堵點”“痛點”,打通基層治理“新脈絡”。
織密黨建引領“責任網絡”。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貫穿基層治理始終的一根“紅線”,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建立以“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為軸心的聯動體系和“區、街、村(小區)、組(樓棟)”四級網格體系,將7個社區劃分成143個網格,成立網格黨組織217個。
按照“定人、定崗、定責”工作原則,制定職責清單,明確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糾紛調節等職責,真正讓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愿者、下沉黨員干部明確自身職責,準確完成各項為民任務。
網聚基層治理“多員力量”。依托“伊網通”網格化信息平臺,整合公安、司法、綜治信訪、政務服務、網格等資源力量,運用“網格化 大數據”的精細化服務,構建形成“一站受理、分級分類、多方聯動”的群眾訴求快速響應處理機制,讓“小網格”發揮大作用,讓“大數據”實現大服務。發揮“社區工作者、專(兼)職網格員、黨小組、樓棟長”4支“紅色哨兵”力量,確保第一時間搜集訴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破解服務群眾“民生難題”。搭建“黨建 便民服務”平臺,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整合資源、傾聽民聲、解決問題和宣傳政策等多種方式,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組建“15 N”網格服務團隊21支,吸收700余名在職黨員、各類志愿者等協助做好網格治理工作。聚焦居民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群眾點單網格接單、敲門行動、“大手拉小手”等志愿活動,開展了義診、義剪、慰問孤寡老人等暖心服務。同時,常態化開展民情走訪、網格巡查、進網入戶等,用心傾聽居民呼聲,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溫暖叩開心門,全力解決居民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