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高密市朝陽街道: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 激活社區治理“末梢神經”
大眾網記者 鄧楠 通訊員 王子壘 濰坊報道
2023年以來,濰坊高密市朝陽街道不斷深化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發展,通過打造獨具特色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黨建陣地,打通服務社區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全力狠抓“書記項目”,推動功能整體提升。堅持把項目化管理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之中,以13個城市社區為載體,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統籌協調作用,推動黨的組織建設與社區網格化管理無縫對接,實現網格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按照規范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書記抓”帶動“全員干”,同步實行“一個突破項目、一個領航項目、一個集市活動”項目化工作機制,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點上突破、條塊提高、整體提升。
建強支部戰斗堡壘,培育特色社區黨建。堅持在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建強支部班子,創新組織設置,注重打牢基礎、補齊短板,將黨建工作與服務社區居民相結合,積極開展黨員服務、便民服務、文化宣傳、居民議事、綜合治理等五大功能體系。羅家莊社區的“五大五小”社區黨建,緊緊圍繞“紅”帆領航強堡壘、“綠”化網格暖民心、“金”徽風采聚合力、“黃”色打底美社區、“藍”圖巧繪促發展,煥發五彩黨建光彩。娘娘廟社區的“五傳五強”社區黨建,突出傳政策、強發展,傳價值、強和諧,傳理論、強思想,傳新風、強理念,傳文化、強精神,形成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協同、多元聯動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推進網格隊伍建設,凝聚基層共治力量。聚焦短板弱項,圍繞解決群眾生活的痛點難點,通過打造“黨建 網格”社區服務模式,實行“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設在樓棟、黨員中心戶聯戶”,使居民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區、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織密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治理體系,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通過網格化管理自治,實現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調整,黨員群眾參與模式從“被動參與”向“主動引領”轉變。2023年以來,朝陽街道共收集居民微心愿700余條,解決居民訴求難題9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