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師、規劃師、健康師、咨詢師、園藝師……他們聘請“老師”破題基層治理
85后的沈菁,居民口中的“小沈老師”,也是上海植物園科普中心插花花藝二級技師。常常深入長橋街道各個社區教授插花、傳播園藝生活理念的她,現在有了更暖心、直接的稱呼:“社區家庭園藝師”。
今天(11日)下午,“長橋吾師美好助力”——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暨志愿服務文明行項目啟動儀式后,小沈老師直接走馬上任,在長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堂插花課,“插花的過程就是與花對話,居民們在性情的陶冶中有了向上向善向美的追求”。
除了推動科普課堂進小區的社區家庭園藝師,現場發布的“長橋吾師”還有社區黨建指導師用“五字工作法”立足基層黨建指導工作,發揮“傳幫帶”作用,打造高素質的“頭雁”隊伍;社區空間規劃師參與社區的空間更新活動,打造長橋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運動健康師為社區居民提供運動鍛煉指導及健康知識講座;社區法律咨詢師定期巡回開展法律咨詢,參與民事糾紛化解。
徐匯區長橋街道,地處徐匯區西南部,東臨黃浦江,南至淀浦河,西到老滬閔路,北抵石龍路、羅城路,轄域面積5.87平方公里。實有人口12.8萬,居住密度高,為2.93萬人/平方公里,是個純居住型社區。
“吾師”隊伍將全覆蓋深入匯成、長橋、羅秀、徐匯新城、園南五個片區,切實發揮專業人士作用,回應社區群眾在基層黨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居民實際需求。長橋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長橋街道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進“清和長橋·黨員先鋒行”品牌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黨建引領,整合區域資源,深化片區治理,回應社區居民實際需求,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
事實上,今年3月,長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址啟用,標志著長橋居民升級后的新家在“家門口”落成。“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黨領導城市治理的堅強陣地和服務黨員群眾的溫馨家園,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陣地支撐。”彼時相關負責人這樣注解。
而此次活動,是“黨建引領 ”內涵的填充與延展。“要豎起耳朵聽,善聽弦外之音;要睜大眼睛看,看到急難愁盼;要張開嘴巴講,講得心服口服;要邁開腿兒走,走遍犄角旮旯;要甩開膀子干,干出知行合一。”這是以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莉萍為代表的社區黨建指導師團隊編出的順口溜。將近15年的基層工作經驗,讓她明白居民群眾是水,居民區工作是魚,“我們和居民的關系就像魚兒離不開水”。她也在帶教街道的其他年輕書記,讓他們更有底氣。
精神文明建設要把陣地建在群眾身邊,把活動融入群眾生活,把工作做進群眾心里。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創造實實在在的載體,寓教于樂,入耳入腦,深入人心,潛移默化。長橋街道,積極傳承“清和”文脈,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打造了“清和敬老聯盟”等系列特色服務品牌及活動,把精神文明工作做實,讓街道居民都成為參與者、受益者。
現場,“清和·彩虹心橋”“清和·小黃人”“清和·益 ”“清和·敬老”“清和·連心”等5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被授旗,未來將傳承“清和”文脈,做優特色服務,營造從“文明實踐”到“實踐文明”的社區氛圍。
“這是一次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益嘗試”,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需求導向,全力服務百姓“最后一米”。要堅持用心用情地將這一“民心”項目在五大片區落實落細,構建專業化、多樣性的公共服務體系,助力提升片區群眾生活品質。同時凝聚合力,實現片區治理“最優效應”。“吾師”行動要進一步強化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統籌各類資源,激發居民參與的熱情和活力,增強社區認同,打造片區治理共同體,為現代化建設注入正能量、增添暖色調、激發精氣神。
作者:王宛藝
圖片:趙立榮
編輯:王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