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研究生思政教育路徑探究(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李祉瑩 劉楊 王聰 北京郵電大學
隨著社會呈現多元化態勢,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征,讓研究生德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成為思政工作的新方向之一。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本文立足研究生育人體系和工作機制,分析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進一步探索研究生導師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立德樹人的新模式。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狀態現狀
當前,隨著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方面也相繼出現了些許問題。研究生處于我國高等教育的較高層次,學術、科研知識儲備相對系統,與本科生相比,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對固化。因此,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重要課題。
1.少數研究生集體意識較為淡薄。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有顯著的專業性、自主性和獨立性。研究生除了學校公共選修、必修課之外,選課相對自由,集體學習機會不多,少數研究生可能出現集體意識相對淡薄的現象。
2.學術不端現象有時出現。堅持學術道德應是研究生必備的道德素質。然而,近年來學術不端行為有時在研究生群體中發生。
3.科研任務較重。由于學習任務較重,加之受到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限制,研究生多數把主要時間精力放在與自己研究內容相關的學習中。研究生科研任務緊、壓力大,課余時間較少。
二、以提升黨建工程為抓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的政治面貌會對其思想政治素質產生影響。因此,提高研究生中黨員的數量,對于提升研究生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應以助力研究生黨員成長成才為出發點,以黨建工作“四步優化”為抓手,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增強支部凝聚力,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邁上新臺階。
1.優化研究生黨員管理機制,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
研究生黨支部要將黨建建在科研團隊上。碩士生黨支部按團隊建立,分設三個年級黨支部;每個教研中心設一個博士生黨支部。黨員輔導員全部下沉黨支部,指導所帶年級開展黨建工作,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
2.領導班子成員對接基層黨支部,提升思想政治格局
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投身基層黨支部建設,對接基層黨支部,包括學生黨支部和教工黨支部,通過舉辦座談會、民主生活會等形式,了解研究生黨員思想動態,與黨員研究生座談交流。注重以身作則,發揮帶頭作用,調動黨員研究生參加支部活動的積極性。
3.加強黨團班一體化建設,打造黨建先鋒隊伍
加強黨團班一體化建設,彼此交叉、互相輔助。團支部書記兼任班長,黨支部組織委員兼任團支部副書記。發展黨員實行團組織“推優”負責到底,加強教育考察的延續性。注重培養打造一支研究生黨員和團員干部先鋒隊伍,在研究生群體中全面輻射、積極帶動,形成良好的黨團意識氛圍。
4.完善黨員教育管理測評,加強黨建理論學習
對各黨支部各類活動開展情況加強檢查、指導,將黨員在各類活動中的表現、任務完成情況詳細記錄在冊,將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通過黨組織評優、黨支部民主生活會等,對黨員進行綜合測評。通過“學習強國”等平臺,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三、以思政工作進科研團隊為依托,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引導科研團隊堅持立德樹人,研究生指導教師要把思想政治引領貫穿研究生教育培養全過程,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學習指導、科研訓練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建立健全育人長效機制,積極探索與研究生培養改革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方法,全面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
1.加強頂層設置,形成工作合力
為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在科研團隊中有效開展,北京郵電大學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學院黨政領導擔任,工作小組組長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書記和副院長擔任。科研中心選拔學生工作聯系人,學生工作聯系人設置為“1 1”模式,即教工黨支部書記原則上為學生工作聯系人,另配1名學生助理作為輔助學生工作聯系人。通過加強學院層面的頂層設置,形成黨政合力聯動機制。
2.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工作落細落實
建立定期會商工作機制。院黨政聯席會、院務會,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研究、規劃,推進科研團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書記和副院長之間建立每月定期溝通、協同處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統籌規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業務培養工作。通過建立溝通聯系、情況反饋和分析會商機制,共同開展工作,將工作進一步落細落實。
3.舉辦交流研討座談會,開展主題教育講座
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學生工作聯系人,研究生輔導員及研究生黨支部書記,一同召開研究生思政教育進科研團隊交流研討會,統一思想、加深認識,確定計劃、明確目標,推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向前邁進。學院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教育講座,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心系國家、服務社會,樹立與新時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4.推動實驗室文化建設,增加團隊意識
鼓勵各實驗室開展文化建設活動,組織導師和研究生共同參與學術交流、文化體育、師生共建等活動,促進形成踏實、刻苦、嚴謹、創新的科研作風,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向上的團隊文化氛圍。如,舉辦實驗室球賽、知識競賽、學術交流等活動,形成師生良性互動,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5.全員育人多方聯動,發揮朋輩輔導優勢
發揮傳幫帶作用,將朋輩互助優勢發揮到最大。對于師生矛盾,學院、學生工作聯系人、輔導員多方協作、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解決,形成學生指導和培養的動態化、個性化、全程化、協同化大思政格局。進一步完善研究生縱橫結合管理模式,發揮高、低年級研究生之間科研指導、思想交流、帶動幫扶作用,鼓勵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