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區:用好“1253”工作法 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五華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要求,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路上、在云端、在家中”的特點,緊盯“主動關注、積極聯系、有效覆蓋”的工作目標,突出思想引領、凝聚服務,積極探索“1253”工作法,打造“紅潤五華·新新向融”黨建品牌,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聚“新”能,健全“一套體系”
強化區級統籌力度,明確由區委兩新組織工委歸口指導、推動落實,行業黨委各負其責、屬地街道(園區)兜底管理的原則,著力構建“1 7 10”黨建工作責任體系(“1”,即區委兩新組織工委;“7”,即互聯網、物業、律師、“小個專”、快遞物流、民辦教育、社會組織7個行業黨委;“10”,即10個街道黨工委),做到定期聽取匯報,定期分析研判,定期督導檢查。整合區級宣傳、郵政、交運、商投和工青婦等部門工作力量,抓實工作專班實體化運行,形成一體推進、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確保“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
夯“新”基,推進“兩個覆蓋”
統籌推進黨群組織建設,靈活推進“兩個覆蓋”,有效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盤清基礎底數
積極發揮區級職能部門和行業黨委優勢,用好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統籌街道社區等人員力量,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推動1028名黨建工作指導員“下沉一線”,通過“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摸排,確保底數清、情況明。
強化分類指導
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快、人員流動頻繁、組織設置難等問題,采取“單獨建、聯合建、牽頭建”的方式,以“百日攻堅”為抓手,不斷提高“兩個覆蓋”工作質量。截至目前,已成立兩新黨組織1099個,覆蓋單位4799家。同時,扎實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積極選樹兩新組織黨建示范典型,先后創建1個省級黨建示范點、22個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點。
延伸工作手臂
牢固樹立大黨建思維,統籌整合群團陣地、人才、資金等資源,一體推進黨組織、群團組織覆蓋,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新業態企業。截至目前,全區已成立工會組織4439個、共青團組織201個、婦聯組織197個。
解“新”憂,做好“五個保障”
聚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所憂所需所難所盼,做實服務保障措施,全面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好“新陣地”
建成區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引入全省首臺刷臉求職智能終端“1號求職機”。在全區提升打造58個“紅色小哥之家”,新建職工驛站、“青·蜂”心驛站等陣地38個,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臨時歇腳、上網、飲水、手機充電、應急醫療等保障。
延伸“新服務”
在各街道有條件的“紅色小哥”之家,積極探索個性化服務。為騎手子女配置兒童玩具、適齡讀物,配備專業社工提供免費托育、看護服務,并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納入“愛心食堂”低價保障范圍。聯動衛健部門,組織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開展心理咨詢以及免費體檢達2000余人次。
提升“新能力”
根據新就業群體的思想動態和實際需求,提供多樣化、多維度的就業創業、職業技能培訓,為新興領域行業青年人才職業成長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拓寬通道。聯動云南大學優質資源,在護國街道開設“城市星光學校”,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規劃賦能。
做實“新權益”
認真落實《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由區“康乃馨”社保服務先鋒隊牽頭開展“送溫暖進企業、送政策參保險”集中行動,推動全區9055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優先參加工傷保險。
拓展“新路子”
針對主播行業競爭激烈實際,依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直播間”場地和硬件設施,聘請轄區4位知名“大V”擔任“金牌導師”,常態化組織文案設計、腳本撰寫、視頻拍攝等培訓,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成功創業搭建平臺、拓寬通道、孵化人才。
展“新”為,發揮“三個作用”
預先設置“志愿先鋒”“宣傳大使”“民情前哨”等多個場景,引導新就業群體力所能及地參與基層治理和志愿服務。
爭做“志愿先鋒”,提供“好服務”
以快遞物流、外賣送餐等騎手為主體,組建“五華紅色小哥”騎手志愿服務隊伍,引導騎手加入社區網格員隊伍,主動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并廣泛收集社情民意。
爭做“宣傳大使”,展示“好形象”
堅持以活動為紐帶,積極引導廣大騎手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交通法規、安全生產、反詐宣傳等專題培訓,引導新就業群體展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良好形象,營造“五華愛我·我愛五華”的良好氛圍。
爭做“民情前哨”,彰顯“好風采”
結合新就業群體職業特點與生活規律,搭建騎手與社區、網格之間的信息直報反饋平臺。用好積分兌換、表彰獎勵等激勵措施,鼓勵騎手在排除隱患、報告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作用。“五華紅色小哥”張寬、王逵、楊小奇等3人因見義勇為善舉,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評為“云南省見義勇為先進群體”。
來源 | 區委社會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