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馬元鎮:打造“黨建+”品牌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馬元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以“12366”黨建工作思路為抓手,著力打造“黨建 ”品牌,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著力打造政治功能強、領導班子強、黨員隊伍強的戰斗堡壘,引領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突出政治建設,打造“黨建+學習”品牌。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創新“黨群連心講堂”“網格課堂”兩個黨建品牌,切實將“抓學習促提升”轉化為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引擎。積極開展班子成員率先學、領導干部帶頭學、黨員干部主動學系列宣教活動,通過每周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周一例會集中學、黨支部研學、黨小組促學、黨員大會領學、“網格課堂”講學、周五工作匯報會交流學、亮點工作現場觀摩學等形式,累計組織各類學宣傳活動421場次,學習人數達3240余人。聚焦階段性重點任務,組織開展2場重點工作觀摩活動,開展“黨群連心講堂”培訓12期,舉辦“三抓三促”行動知識競賽活動1場。常態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分析研判重點領域、重點崗位廉政風險,目前鎮黨委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6次,黨委書記深入各村講授廉政黨課5次,開展談心談話10余次。
聚焦重點工作,打造“黨建+業務”品牌。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扎實推動黨建與重點工作“雙融雙促”。注重把業務工作薄弱環節反映出的問題作為黨建著力點,召開黨支部委員會、黨員大會進行專題研究,做到黨建與業務同抓、治標與治本結合。堅持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意識形態工作,實行談心談話全覆蓋。深化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四抓兩整治”、開展五比五樹活動創建“紅旗黨支部”等工作,扎實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等。深入推進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創新“定時說事”機制,安排在職黨員、農村黨員常態化參與基層治理,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行網格化監測管理模式,優化監測方式程序,精準落實幫扶政策。抓好西馬公路提升改造服務保障,積極爭取各類到村到戶建設項目,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全力打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新馬元。
強化隊伍建設,打造“黨建+隊伍”品牌。以創新管理為抓手,以夯基賦能為主線,建立“六種機制”,不斷激活黨員“紅細胞”。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加強后備干部培養力度,全面落實黨委班子成員基層黨支部聯系點制度,選優配強各村黨支部黨建指導員。強化目標責任管理,制定“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抓好鎮村干部執行落實,推動全鎮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堅持將網格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層級和“神經末梢”,形成多元參與、精準精細、快速響應的基層治理服務機制。積極探索農村黨員管理新途徑,不斷推進黨員分類管理“精細化”,有效搭建黨員作用發揮平臺,鍛造過硬黨員隊伍。組織定期不定期督查檢查、調研指導,經常進行檢視,查找差距不足,促進整體提升。建立對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示范點創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等重點工作進行量化考評,切實推動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優化產業布局,打造“黨建 產業”品牌。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產業發展路子,走出一條帶動群眾穩定增收的振興之路。堅持把撂荒地整治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1 1 14”撂荒地整治工作思路,確保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紅線。在老人山、元頂村組織實施11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套建設田間機耕路(沙化)8.2km,增施生物有機肥1100畝。今年由西和縣天然大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7家合作社聯合成立西和縣聚潤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項目建成后預計養殖規模達到1000頭以上,肉牛出欄由2022年的200頭增加到300頭,純收入達到300萬元。立足實際持續打造“沙水灣”黑雞品牌,繼續擴大羊肚菌種植規模,持續延伸青貯飼料產業鏈,精心養護萬畝“連翹園”。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大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擴大種養植規模,重點發展中蜂、豬、羊養殖和玉米、雜豆、油菜種植等,推動黨建賦能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隴南西和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