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院長談黨建|濟南大學文洪朝: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經驗探析
編者按:齊魯兒女印初心,聚指成拳擔使命。8月20日,山東黨建云平臺正式亮相啟用。該平臺由大眾日報、山東省委黨校聯合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濟南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青島大學、煙臺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山東女子學院、齊魯師范學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13所高校(排名不分先后)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共建,該模式為全國首創。如何理解黨建領航的深刻內涵?如何踐行初心使命?山東黨建云平臺將陸續刊發山東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的精彩觀點。
□文洪朝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為指導,根據基層形勢的發展變化,圍繞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這一重要任務,不斷探索創新,推進和深化了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理論基石
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在研究和探索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時,形成并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成為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正是以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為指導,才為正確認識和處理黨群關系奠定了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石。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核心問題是服務,而服務的本質來源于對黨群關系的正確認識和處理。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尊重群眾意愿,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才能保證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正確方向。
(二)必須切實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堅持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是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必經之路。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改造世界、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動力和源泉。要經常到群眾中去,注重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并從中汲取豐厚的營養。要善于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把群眾的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并用科學理論指導基層黨組織的建設。
(三)必須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必須始終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中心。如果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只是紙上談兵,不能面向社會實踐,不能服務基層群眾,那就無法實現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和使命。解決實際問題,關鍵就是要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僅如此,還要以群眾得不得實惠、群眾滿不滿意作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成效的評價標準。只有使人民群眾在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得到實惠,才能真正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也才能實現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根本目的。
(四)必須科學把握時代發展的基本特征
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時代變了,客觀條件變了,我們的實踐要隨之變化,理論也要不斷豐富和發展。只有適應時代要求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無產階級政黨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共產主義,但在不同歷史階段,基層黨組織有著不同的具體任務。只有科學把握時代發展的基本特征,緊緊圍繞不同歷史時期基層黨組織的具體任務和要求開展活動,才能順應時代潮流,站上時代尖峰,明確服務內容,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作者系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