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黨建網格治理“小切口”推動基層治理“大提升”
今年以來,按照全區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要求,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天驕街道以“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為突破口,聚焦社區治理,通過建強治理隊伍、健全治理機制、提升治理實效,打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以工作小切口推動基層治理大提升。
建強治理隊伍,實現黨的組織建在群眾家門口
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推廣、助殘助老服務、政策法規宣傳……事多人少是社區服務中的一大難題。全面加強黨建網格治理隊伍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實現黨的組織建在群眾家門口、黨員下沉居住地,黨員干部在“最后一米”直面群眾所需。
東勝區以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創建為載體,下足“繡花功夫”,織密黨建網格地圖,讓黨的組織“觸角”不僅停留在街道社區一層,而是延伸至網格小區、樓棟、單元。完善“社區聯合黨委—網格黨支部—小區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架構,35名黨員骨干擔任網格員,512名熱心居民黨員、在職黨員擔任黨員中心戶、樓棟長、單元長,推進黨組織網絡和基層治理網格“雙網融合”。以常態化開展“黨建聚力 同心奮進 賦能提升”干部培訓工程為抓手,突出抓好網格員隊伍精準培訓,建立“網格長 網格員”扁平化指揮體系,打破多層級指揮,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快速處置、有效解決,初步形成“黨管網格、一網統管”治理格局,把黨的組織“根系”牢牢扎在居民群眾家門口。
健全治理機制,矛盾糾紛化解做到群眾心坎上
“今年冬天我們的家里都暖烘烘的,街道社區真是為我們辦了一件惠民的實事呀。”家住東勝區天驕街道天驕社區仁和家園小區的居民燕富喜高興地說到。仁和家園小區屬于回遷安置小區,小區排水管道、供暖管道、給水管道等基礎設施老舊破損,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自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實行信訪代辦制以來,在推動住宅小區遺留問題集中整治過程中,街道針對共性問題運用督辦、盯辦、協辦、查辦的工作法,推動各部門形成合力,通過實地走訪考察、征集民意、多方協商,將仁和家園小區改造納入東勝區住宅小區遺留問題集中整治項目中,完成了小區排水管道、供暖管道、給水管道、雨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的改造,解決了居民的“煩心事”。
今年以來,東勝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全面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創新了以黨建引領、紀委監委推動、多方參與為的“紀委監委 街道”工作機制,聚焦矛盾糾紛風險隱患排查,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和信訪事項就地化解,信訪代辦員主動擔責,發揮紀委監委 街道平安辦 派出所 司法所工作力量,進網格、入戶子,全面了解社情民意,主動上手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分級分類逐一推動化解,切實把信訪問題解決在當地、解決在第一時間。
提升治理實效,民生實事切實謀入群眾幸福圈
大橋社區錦華苑小區共有住戶348戶、1044人,小區建成十五年,路燈等基礎設施已嚴重老化破損,給居民的夜間出行造成極大地安全隱患。經過征集民意、多方協商、實地考察后,在街道社區、共建單位及物業公司合力籌資下,為小區更換照明路燈20個、單元門感應燈27盞、地下車庫出入口太陽能燈8個。一盞路燈,溫暖一方民心,小區路燈更換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東勝區天驕街道堅持人民至上,堅守人民情懷,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把各項民生實事項目辦好做實,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天驕街道聚焦主責、為民服務,以“惠民生”為落腳點,深入落實“黨建聚力 服務民生”專項行動,結合“為民辦實事”活動,充分發揮“四單四問四籌”工作機制以及“黨建 請你來協商”協商議事機制等作用,持續解決群眾煩心事揪心事,完成民生實事項目67個,推動8個住宅小區遺留問題整治工作有序開展,取得較好成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郝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