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黨建廣場幸福多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閆秋輝
近日,天氣晴好,郟縣龍山街道大觀堂社區黨建廣場上,鑼鼓喧天,該社區豫劇團正在演出,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唱腔贏得了現場群眾的熱烈掌聲。來參加演出的李俊彩說:“今天演的是《花喜鵲》,是劇團排練的一出現代戲,教育小孩孝順父母哩!自從黨建廣場建好后,群眾活動有地方,咱有了自己的豫劇團,每周都會組織為大家伙兒演一場,這廣場真好!”
李俊彩口中的黨建廣場,位于大觀堂社區生產路的旁邊,原來雜草叢生、垃圾隨意傾倒,既影響城市形象,又是周邊居民的“煩心地”。為了改善這一狀況,結合“五星”支部創建,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克亮帶領社區兩委干部,逐戶走訪,廣泛征求意見,得到了大部分群眾的理解和認可,統一了意見。同時,他多方籌措資金,用于黨建廣場的建設,從清理雜草、垃圾,到平整路面、綠化等整個過程,他都親力親為,力爭為群眾打造一個美麗的廣場。經過3個月的努力,2023年夏天,黨建廣場投入使用,廣場內綠草茵茵、鮮花綻放,文明宣傳畫點綴其中,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自從有了廣場,熱愛戲曲的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排練排練節目,唱唱戲,在社區的扶持下,吸引周邊愛好戲曲的戲迷參與,慢慢組建起了30余人的隊伍,成立了大觀堂社區豫劇團,廣場舞隊、銅器社等群眾文藝隊也應運而生。
近年來,郟縣龍山街道在城區土地資源特別緊張的情況下,通過拆除破舊房屋、充分利用閑置空間,結合實際情況,多方籌措資金,建設游園廣場、口袋公園等10余處,并進行精心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創建版面和標語等宣傳氛圍隨處可見。有了活動場地,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越來越豐富;依托黨建廣場,經常組織開展理論宣講、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好媳婦、好婆婆的表彰,黨建廣場成了居民文娛活動的“根據地”,孩子們的“游樂場”,黨員的“練兵場”,傳播黨的聲音的“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