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吳中:擦亮吳地“老字號” 繪制黨建“新地圖”(吳中區地標)
近年來,蘇州市吳中區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新工程”,壓實“重任務”,通過“晚晴啟航”黨建品牌組織凝聚起一批“老字號”,堅持示范、專業、人文方向上走在前列,助力繪就新時代新高度的吳中離退休干部黨建“新地圖”。
示范型“老字號”,助力吳地黨建地圖新高度
蘇州吳中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黨員積極打造吳地“老字號”先鋒模范地圖,切實把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
“六好”示范支部榜上有名。深入實施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實施“千名銀發頭雁培養計劃”。持續推進“標準 示范”建設,培育一批區級示范支部,先后有一個黨支部獲評“江蘇省‘六好’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三個黨支部獲評“蘇州市‘六好’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
“四強”型帶頭人影響廣泛。自實施“銀發頭雁培養計劃”以來,著力打造政治意識強、組織能力強、奉獻精神強、作風紀律強的“四強”型支部帶頭人隊伍,蔡正信、沈學群、顧玉林3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獲蘇州市首批“四強”型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
“示范”陣地帶動引領。依托區老干部活動中心和區老干部大學,通過聯建共享方式,著力打造“晚晴啟航”離退休干部黨建示范陣地,力爭通過示范引領,把老黨員驛站、服務中心、老書記工作室打造成老干部黨建引領示范基地、老干部志愿團隊孵化基地、老干部組織活動服務基地。
專業型“老字號”,助力吳地黨建地圖新傳承
蘇州吳中區加快“銀發智庫”建設,全面打造信息化水平高、公益效果好、志愿活動豐富的吳地“老字號”傳承地圖。
“微講堂”開辦有力有序。首創“晚晴微講堂”公眾號視頻專欄,設置微黨課、微故事、微科普等子欄目,由黨校、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等退休干部從專業角度講解黨建、法治、消費者權益、環保等方面問題。
“微公益”開展有為有效。“晚晴吳中”慈善關愛基金,是吳中老干部弘揚愛心、發揮余熱的點睛之作。三年來,“晚晴吳中”慈善關愛基金累計收到愛心善款共計50萬元,內容涵蓋醫療救助、助學助老等,惠及困難群體、困境學生等150余人。區“晚晴風華藝術團”為貧困地區捐款捐物,累計公益演出20余次。
“微志愿”開展有聲有色。吳中區“老干部醫療志愿團隊”走進村、社區開展義診咨詢活動25場,吳中區“政法五老志愿團隊”協助社區開展幫扶教育工作,累計走訪420余人,“面對面”宣講10余場,把“老字號”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村、社區各個方面。
文化型“老字號”,助力吳地黨建地圖新內涵
蘇州吳中區圍繞離退休干部“銀發生輝”工程,開展銀齡聚才尋訪,打造吳地“老字號”文化內涵地圖。
增添“有思想”的“老字號”。近年來,蘇州吳中區先后成立“區老干部文學社”“晚晴講師團”“晚晴吳中智庫”“晚晴風華讀書會”等團隊協會,聯合各地各單位舉辦“傳承‘兩彈一星’奉獻精神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主題教育、“走基層送黨課”、郵展、現代京劇演出專場等活動,為廣大群眾送去優秀傳統文化宣傳課、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晚晴風華讀書會獲評2023年度“蘇州市‘四星級’閱讀組織”。
提升“有溫度”的“老字號”。蘇州吳中區精心謀劃“五送助發展,銀發當先鋒”服務基層專項行動。邀請首任區委書記講述吳中故事,舉辦“薪火相傳話廉政”“千場黨史報告進校園”等活動,助力培育時代新人。與傳統文化節日相結合,舉辦迎新春、元宵猜燈謎、粽情端午等活動,為基層群眾送上節日的溫暖。
打造“有品質”的“老字號”。蘇州吳中區開展首屆最美志愿服務團隊和第6屆最美老干部評選,共評選出8支最美團隊和9位最美個人,并通過公眾平臺宣傳推送,在全社會起到示范引領作用。2023年,吳中區委辦退休干部葛家午獲評蘇州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稅務局“稅月銀輝”團隊獲評蘇州市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務團隊。
蘇州吳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吳中區將繼續通過建強示范型、專業型、文化型“晚晴啟航”黨建品牌塑造,積極探尋建成“老字號”的政策同心圓、能量充電站、信用蓄水池的最優路徑,激發出最強大的銀輝力量,詮釋新征程上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老干部工作吳中新實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通訊員 季予希
校對 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