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熙|基層黨建的百年經驗和啟示(基層黨建的歷史)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百年來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認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他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精辟地總結道:“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強調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他指出“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穩固。”“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現‘斷頭路’”。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發展組織、依靠組織、壯大組織的歷史。秋收起義失敗后,面對部隊中的消極情緒和混亂思想,毛澤東于1927年9月29日率領起義部隊進駐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在這里對部隊進行整編,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原則,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黨的八大正式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概念,八大黨章首次明確了黨的基層組織的組織形式,并劃分為基層黨委、總支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改革開放之后,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統籌推進。進入新時代,基層黨組織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2018年施行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在開篇強調:“要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提升組織力的重要維度。
一支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組織隊伍能在關鍵時刻敢于“亮劍”。當緊迫形勢、緊要關頭、嚴峻考驗,正因為擁有這樣一支隊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方能有堅強的保證。在完成重大任務、實施重大工程和應對重大災害面前,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各條戰線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各行各業扛起責任,國有企業、公立醫院勇挑重擔,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在脫貧攻堅戰中,全國累計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基層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事實證明,具有高度凝聚力、組織嚴密、聯系廣泛、充滿活力的基層黨組織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
增強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的成功秘訣在基層。基層黨組織是聯系服務群眾的行動者,是宣傳教育群眾的實施者,是組織凝聚群眾的實踐者。在農村,通過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堅持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領導地位不動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在城市基層,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提高領導和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通過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建設,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在機關,落實黨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切實解決“燈下黑”、“兩張皮”問題,推動機關黨的建設始終走在前、作表率。在國有企業,貫徹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在高校,執行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落實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全面增強黨對各類各級組織的領導,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高高飄揚。基層黨組織聯結著14億人民,延伸到形形色色的企業組織、各級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具備的強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力量之源,也是我們黨在社會治理中永葆青春的重要經驗。
作者:程熙
編輯: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