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讓黨旗在協商一線高高飄揚——當陽市政協以黨建引領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紀實
履職漫話 1、當陽市政協堅持黨建引領,依托“聚心·聚智·聚力”“三聚”黨建工程領航,堅持以“協商在一線·沮漳同心行”等活動為載體,引領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把協商搬到田間地頭、街頭巷陌、工廠商超、學校醫院,立足“協商會”、“議事室”、灣子屋場“板凳會議”等有效協商平臺,面對面為群眾把脈、問診、開方,在協商解決問題中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 2、聚焦《關于支持兩河鎮建設魚腥草特色小鎮的建議》提案辦理,基層政協委員石明成多次與村民代表協商做優做強魚腥草產業鏈的相關事宜,一個個匯集民意的“金點子”引領村民群眾走上了致富路。2021年,兩河鎮榮膺“中國魚腥草之鄉”稱號。
基層政協委員石明成與村民在田間地頭一線協商魚腥草產業發展。
當陽政協組織召開全市政協2022年黨建工作會議。
當陽政協組織三級政協委員立足“板凳會議”協商平臺開展“協商在一線·沮漳同心行”活動。
基層政協委員石明成與村民分享魚腥草產業帶來的豐收喜悅。
“突出政治引領、聚焦第一要務、厚植為民情懷、樹立更好形象——”
這是2022年初召開的當陽政協黨建工作會上,當陽市委主要領導對當陽政協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提出的殷切希望。
一年來,當陽市政協對標市委要求,印發了《關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實施“聚心·聚智·聚力”黨建工程工作方案》,通過實施“聚心·聚智·聚力”黨建工程,打造黨建引領政協履職“升級版”,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在政協工作中的引領地位,讓黨建紅成為圍繞中心大局協商議政最鮮明的政治底色。
1 力量如何匯聚? 以黨建帶協商
“有了候車亭,等車再也不怕日曬雨淋了,大伙兒都說政協這事兒辦得實在。”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當陽市政協干部,當陽市干溪集鎮干河村黨支部書記馮均華言辭間盡是感佩。
時間坐標拉回到2022年6月。群眾期盼已久的公交車開通到了干溪集鎮。開心之余,新的煩惱接踵而來:沒有候車亭,等車不方便。
群眾事群眾商量著辦。了解到這一民生訴求,當陽市政協主席蘇瓊馬上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及省、宜昌、當陽三級政協委員、村民代表來到玉泉街道委員協商議事室,面對面協商解決。
共識在真誠對話間建立。相關部門迅速實地勘測、征求民意、組織建設,一座古色古香又兼具實用的候車亭,成了集鎮一道靚麗的風景。
“候車亭”的故事,是當陽市政協以黨建帶協商,充分釋放三級聯動一線協商綜合效能的精彩剪影,被《人民政協報》(網)《新華網》《湖北日報》等廣泛推介。
今年以來,為持續深入釋放協商在一線活動潛能實效,當陽市委辦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協商在一線·沮漳同心行”工作的實施方案》。沮水河畔,上下同心。當陽政協廣拓協商平臺,在鎮(街)設立“委員活動室”,并發動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利用讀書協商室、院落懇談會、灣子屋場“板凳會議”等陣地平臺,下沉田間地頭、小區院落、車間站所,讓市場主體、干部群眾、政協委員“點對點”協商交流、“零距離”感受心聲、“面對面”傾聽意愿、“心貼心”體恤疾苦。
“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當陽市政協聚焦“黨政點題、政協答題”,緊扣黨政關切要事深入協商調研,在經濟發展、營商環境、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見,助力當陽市委、市政府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綠色發展”等調研報告得到當陽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并轉職能部門落實。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品質、建設兩河魚腥草特色小鎮等議題在一線協商中得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今年以來,當陽市政協共組織開展一線協商活動52場,收集意見建議110余件,助推了一批涉及交通出行、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問題的有效解決。
一次次深入一線的調研視察、一場場富有成效的協商對話,有力推動了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商量”離群眾越來越近,“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逐漸成為基層群眾的共識。
今年7月,宜昌市政協“協商在一線”工作推進會在當陽召開。當陽市政協將一線協商向基層延伸的經驗作法及基層委員引領群眾一線協商、共同致富的履職故事得到全市13個縣市區政協參會人員一致交口稱贊。
2 活力怎么激發? 以黨建促履職
放眼這片以信義著稱的熱土,越來越多像石明成一樣的基層政協委員,正在鮮紅黨旗引領下,把為民履職的委員作業寫在沮漳大地上。
今年,當陽政協深入推動“三聚黨建工程”實施,對黨建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及工作體系進一步優化,堅持把黨建工作融入協商議政履職全過程。
黨組帶頭顯擔當——“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中,當陽政協黨組主席會成員、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各級政協委員積極踐行“三進三訪”活動——進企業訪業主,收集營商環境服務短板;進社區訪居民,尋找社會治理問題根源;進村組訪群眾,凝聚鄉村振興發展共識。車頭帶動下,“黨組領著干、黨員帶頭干、委員爭著干”的履職氛圍日益濃厚。
服務中心有作為——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在重大項目、招商引資、鄉村振興、文明創建中勇挑重擔、爭當先鋒。由市政協干部領銜參與的沿江高鐵當陽段、城西生態片區、當陽一中——職教中心遷建、泉河村共同締造示范點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由當陽市政協發起的沙洋縣、荊州區、漳河新區“宜荊荊”城市群政協主席聯席會議機制,促進區域合作成效初顯;立足高效服務創造“當陽高鐵速度”,傾力爭取的投資2億元新建高鐵軌枕項目落戶當陽……
為民履職有情懷——廣大政協委員堅守為民初心,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協力解決群眾最憂心的事、最牽掛的事、最期盼的事。基層政協委員石明成帶領村民群眾凝心聚力、共謀魚腥草產業發展,將小草根發展成了大產業,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2021年兩河鎮榮膺“中國魚腥草之鄉”稱號。其履職故事被《人民政協報》、新華網、中國新聞網、荊楚網、湖北政協、湖北政協微信公眾號、宜昌政協網等媒體推介。
黨建引領下,一系列務實高效履職實踐,激活了政協系統“一池春水”,凝聚了服務中心大局的磅礴力量。
3 基礎如何夯實? 以黨建強自建
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政協機關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
“黨的二十大對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強調要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這為做好政協機關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當陽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蘇瓊說。
今年以來,當陽市政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政協、宜昌政協關于模范機關建設的工作部署,著眼于“政”“商”“效”“廉”,傾力打造模范機關,為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保障。
以“政”為要,筑牢政協事業穩定器。依托“聚心·聚智·聚力”三聚黨建工程領航,立足“書香政協·沮漳夜話”、功能型黨支部等學習平臺,引領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持之以恒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在加強學習、勤勉履職中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擔負起凝心聚力的歷史使命,更好成為黨的政策宣傳員、思想政治引領者、界別群眾貼心人。
以“商”求同,當好服務大局引領者。建立完善議事協商工作流程,立足議政性常委會、協商座談會、提案辦理協商,聚焦產業發展、營商環境、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等中心大局協商議政。堅持以“協商在一線·沮漳同心行”等活動為載體,引領政協委員把協商陣地搬到群眾身邊、房前屋后,在協商解決問題中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
以“效”作尺,量出履職盡責高標準。探索專委會工作“必答 選答”工作模式,激勵交出更多優秀“履職答卷”,全力打造“一委一品”工作格局;探索發揮機關改非干部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統籌協調參與項目建設、清違、創城等中心工作,提升履職效能,形成人心思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齊心服務中心大局的良好氛圍。
以“廉”成事,涵養風清氣正好生態。高規格召開全市黨風廉政建設會及黨建工作會議,深入推進“清廉政協”建設,夯實主體責任,落實“一崗雙責”,扎實開展政治生態分析,深化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堅持完善責任鏈條,夯實“沉下去”的工作作風,以作風之實促履職之能,一線調研、一線協商、一線作為。
當陽政協《實施“聚心聚智聚力”黨建工程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履職高質量發展》被《湖北政協工作簡報》及省、宜政協系統微信公眾號推介。
同心向未來 聚力譜新篇
當陽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蘇瓊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號角。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主題鮮明、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指導作用。作為政協組織,要勇擔使命、踔厲奮發,以生動實踐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黨建領航,學出新高度。要堅持“聚心·聚智·聚力”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會議、支部主題黨日、灣子屋場板凳課堂等平臺作用,立足“明大局、提能力、重實干,助推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不斷深化“書香政協·沮漳夜話”學習交流,堅持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研討相結合,引領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引向深入。政協機關黨組成員要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政協系統落實落效、入腦入心。
一線作為,干出新樣子。要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建立健全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界別群眾有序參與政協政治協商、專項民主監督機制,邀請界別群眾代表列席政協全會、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專項民主監督等,擴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以協商促共識,以共識固團結。要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按照省政協、宜昌市政協《關于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的通知》精神,組織省、宜、當三級政協委員聯動下沉到廠礦車間、學校社區、田間地頭及街頭巷陌,聚焦黨政中心工作和群眾身邊、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將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具體行動有效嵌入基層治理工作始終,引領各界別群眾投入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生動實踐中,堅持在一線體察民情、有效作為、服務發展,在助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具體工作中,彰顯委員主體作用,體現政協有為擔當,干出新時代基層政協的新樣子。
雙向發力,凝聚新共識。要完善以政協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提案辦理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聚焦事關“兩全目標”順利實現的議題,組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協商等履職活動,把凝聚共識融入協商履職活動過程之中。要推進集體學習與個人讀書、委員讀書與協商履職相結合,組織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引領委員在讀書履職中凝聚共識,以書香政協助推書香社會建設。要落實主席會議成員定期走訪黨派團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機制,積極拓展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努力在團結奮進中筑共識、聚人心。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王瑩 通訊員 柯莉 本版圖片由當陽市政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