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黨建引領 三網共織 推動未保機構賦能發展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切實將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大局謀劃推進,初步形成了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三網共織”的未保機構建設體系。
謀定“一盤棋”
構建縱橫交融的保障網
以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為統攬,著眼高效高質、長期長治謀篇布局“四梁八柱”,為全面系統推進未保機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縱向構建“體系鏈”。全面推進未保機構建設。市本級在市兒童福利院掛牌成立未保機構,13個縣(區、市)全部設立未保機構,鄉鎮(街道)未保站實現“應建盡建”,村(社區)按照“陣地 專崗”模式如期建成2500多個“兒童之家”,3186個村(社區)全部設立未保專崗,并做到了持證上崗。
二是橫向打造“協同鏈”。建立了未保委組織領導、未保辦牽頭協調、成員單位各負其責的協調聯動機制,處理跨部門、跨業務、跨地區的各類事項。市、縣(區、市)兩級通過各方協調努力,全市14個未保機構全部經編辦批準設立,做到了“事情有人干、經費有安排、場地有保障”。
三是系統創建“政策鏈”。堅持以政策創新為突破口,編制出臺了從宏觀規范到微觀落實系列政策文件,包括浙江省首部《未成年人服務規范標準》《杭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指引(試行)》《杭州市未成年人保護陣地和隊伍建設標準(試行)》等。
緊扣“共富裕”
織密管用實用的保護網
聚焦聚力“保兜底、促普惠、奔共富”三大核心職能,著力推動未保機構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示范創建引領發展。以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創建為抓手,大力開展未保中心、未保站和未保專崗先進典型三選樹活動,帶動全市未保機構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并將未保機構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與市級相關部門和縣(區、市)年度工作績效相掛鉤。
二是堅持分類引導融合發展。按照“機構內與機構外并舉、保障困境兒童與保護未成年人并重”工作定位,分類推進機構轉型發展,突出機構“養、醫、康、教、社”五位一體融合發展。
三是堅持數字改革賦能發展。對接浙江省民政廳“浙里護苗”平臺建設,先后設計開發了“數智護未、收養一件事、民生直達、智慧服務”四項應用場景。其中“收養一件事”對120余名收養兒童,做到了“網上聯辦、一站服務”。
共建“大未保”
打造融合創新的服務網
堅持黨建引領,整合資源、完善機制,著力打造未保機構建設品牌,構筑“大未保”工作新格局。
一是建立“機構 公益”助力機制。強化黨對未保工作的領導,創建“弱有眾扶”黨建聯盟,將未保機構打造成匯集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各界人士的集聚地,將紅色基因融入未保機構,形成救助保護聯盟體。先后培育孵化未保類社會組織100余家,開展未保項目30余個,利用社會資金800余萬元。
二是建立“機構 安全”托底機制。堅持常態化開展保安除險工作,市縣(區、市)兩級機構連續多年未發生安全責任事故。建立每日有檢查、每月有演訓、每季有分析、半年有總結、年度有規劃的長效機制,抓安全工作做到有預想、有預案、有預演,始終掌握安全工作主動權。同時,確保安全工作落實到崗到人,并注重宣傳引導,形成人人講安全、全域抓安全的良好氛圍。
三是建立“機構 文化”引領機制。全力打造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杭州民政文化展陳館,厚植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時代文化基因。同時,依托“未保站”“兒童之家”,新建未保影創基地,建設未保法治陣地。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