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夯實基層基礎 筑牢堅強堡壘 打造基層黨建新高度(夯實黨建基層基礎工作)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治黨,重在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與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
聚焦省委基層基礎工作的總體目標和階段任務,焦作市積極行動,圍繞市委書記王小平提出的要“破解難點,全面夯實基層基礎”的要求,制定《中共焦作市委關于加強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為根本的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焦作市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2019—2022年)行動方案》,把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黨建綜合體建設、“焦作黨建e家”作為三個著力點,不斷推動基層黨的組織建設提質增效,以黨建高質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繪制“施工圖”:支部建設標準化筑基石
一些基層黨支部工作不夠規范,黨支部書記抓黨建精力不集中、業務水平不高,個別黨務干部甚至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怎么干,導致部分黨支部組織力不強,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夠……隨著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壯大,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怎么破解?
堅持從抓基礎、補短板、促規范入手,焦作市出臺《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推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在組織體系設置、支部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等7個方面,明確42條工作標準,編印40余萬字的《焦作市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手冊》,攝制“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教學片,繪制28個工作流程圖,明確組織生活、支部換屆、黨員發展、黨組織關系接轉等110余個黨建工作模板,統一全市“模板”,劃出“等高線”,明確“施工圖”,指導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全面開展。
“工作手冊就是指路明燈,清晰的圖表和流程是我們現成的工作指南,誰來問政策俺都不怕!”沁陽市西萬鎮邘邰村黨支部書記曹海波說,以前因為有些政策解釋不清楚,標準定得不統一,工作開展沒章法……支部書記們說話沒底氣,干事不硬氣,現在有了工作手冊,我們有了可以參考的“工具書”,會議記錄怎么寫、什么標準才能入黨、組織生活如何開展等一目了然、有章可循。
焦作市按照支部自評、黨委審核、縣級抽驗、市縣評定的步驟,分領域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達標驗收和示范支部創建工作。目前,全市已評定達標支部6700余個,占比近90%,其中,267個軟弱渙散和后進黨支部得到轉化提升,推動230個支部創建成為“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并進行了掛牌示范,讓學有榜樣、比有標桿,形成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
“我們通過建標準、抓示范、促提升,推動了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助推了各領域黨支部建設質量提升,發揮了基層戰斗堡壘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焦作市委組織部組織一科科長邢德有說。
搭建“大平臺”:焦作黨建e家顯智慧
“咔咔”,這是博愛縣政府辦公室機關黨支部組織的主題黨日活動中,年輕黨員張曉家用手機在“焦作黨建e家”簽到的聲音。
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2017年3月,焦作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焦作黨建e家”云平臺,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規范黨支部各項工作,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模式,提升支部建設質量,打造過硬黨支部。
“焦作黨建e家”平臺有什么功能和優勢?
據介紹,主要是基礎數據上平臺、日常管理上平臺、監督預警上平臺、教育培訓上平臺,把線上管理與線下服務融為一體,讓信息多跑路,黨員干部少跑腿,以智慧黨建的創新手段推進黨支部工作。
平臺全面采集全市8300多個基層黨組織、22萬余名黨員信息,精準建立“大數據庫”,通過實時上傳工作材料等,做到全程紀實。黨員通過云平臺可以實現黨費“一鍵繳納”、積分“一鍵查看”、學習資料“一鍵獲取”,隨時隨地開展學習,了解支部工作動態。
在云平臺上,對應設置組織活動、黨員發展、教育培訓、積分管理等18個功能模塊。“黨支部可通過云平臺線上記錄各項工作標準的推進落實和達標情況,監督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在線學習、積分變化等情況;上級黨組織可實時了解大到一個縣,小到一個村相關信息,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掃除責任盲區,實現精準管理。”焦作市委電教中心主任聶春生說。
建立“黨建e家數據分析研判中心”,創新引入“紅黃綠燈”預警機制,打造了互聯網“線上巡察”監督新途徑。同時,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焦作黨建e家”高清視頻會議系統,舉辦線上培訓班和黨建工作會議,培訓基層黨務干部,提高專業化能力。
目前,全市各級黨組織已利用該平臺開展活動27萬余次,參加黨員500余萬人次。
打造新地標:黨建綜合體造“磁場”
溫縣黃河街道東張王莊村60多歲的程秀英老人現在每天的日程是這樣安排的:上午在村慈善幸福院里和姐妹們打打牌,中午在食堂吃飯,下午就來到醫療室的按摩椅上按摩放松。門口就是超市和診所,出門就是黨建主題公園,旁邊就是黨群服務中心,專門有人值班。
“老了還能享受這么好的條件,這都是托黨建綜合體的‘福’!”程秀英臉上的皺紋里滿是笑意。
近年來,焦作市以聚功能、聚服務、聚人氣、聚發展為出發點,先后出臺系列文件,推動便民服務、文化娛樂、養老托幼、郵政代寄、農產品銷售等服務設施向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聚集,建成300余個集政治引領、便民服務、文化傳承、經濟發展等于一體的農村(社區)黨建綜合體,形成黨建統領下的“百米生活服務圈”,不僅解決了黨建陣地“優不優”,更解決了服務功能“全不全”、黨員群眾“跟不跟”,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強不強”等問題。
“以前就是蓋個章也得跑到沁陽市太行辦事處,非常不方便。如今辦個事把相關材料交到這兒,不用出村就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給我們辦理,真是太方便了!”前來幫親戚辦理大病救助的村民張瑞智高興地說。
通過實施“放管服”改革,把機關行政服務性窗口全部下放到村,北關村黨建綜合體“一站式”窗口為村民提供計劃生育、殘疾人公共服務、住房保障等十大類68項便民服務,輻射了轄區北關莊、東沁陽等7個村,每周一、周三集中辦理,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政府服務。
黨建綜合體完善了服務、集聚了人氣,團結各級黨員干部群眾,如同地標一樣矗立在焦作市大大小小的村莊和社區,成為服務群眾的“貼心陣地”,吸引百姓的“幸福磁場”,引領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力”。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抓好基層、打好基礎是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我們將樹牢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以黨建綜合體讓黨建陣地‘活’起來、以黨建信息化讓工作水平‘提’起來,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讓黨支部‘硬’起來,全面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切實以高質量基層黨建引領基層基礎全面夯實,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焦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路紅衛說。(本報記者 陳學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鄭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