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選派“一團一書記五顧問”,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石城縣聚焦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突出的人才匱乏困境,多措并舉全力以赴,以推動人才下沉一線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聚焦人才選派,搭建施展本領“新平臺”。鼓勵引導專業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在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大展才能,建功立業。一是選優配強駐村干部。從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選派235名駐村干部,立足于年輕優秀和專業對口,確保精銳盡出,充分融入村“兩委”干部隊伍,積極參與村級中心工作。二是擇優選派“五個顧問”。認真梳理全縣151個村(社區)的人才需求,結合鄉鎮和縣級行業部門的專業技術人才“資源清單”,按照“因村定需、按需選人、注重實效”原則,進行精準匹配,選派70名財務顧問、 法律顧問59名、健康顧問118名、文明顧問151人、技術顧問42人,到村開展服務,發揮專業特長、運用資源優勢推動鄉村振興。三是摸排組建“鄉賢智囊團”。組織鄉村兩級對轄區內鄉賢進行摸底,按照“5 N”的原則,每村至少由5名鄉賢組建鄉賢智囊團,通過舉辦鄉賢座談會、“三請三回”等鄉賢聯誼活動,打通鄉賢知情明政、建言獻策、交流互動渠道,推動鄉賢在捐資助學、孝老敬老、鄉村治理、建言獻策等工作中貢獻力量。
聚焦作用發揮,交出鄉村振興“優答卷”。一是完善顧問服務職責。前期充分征求各鄉鎮、行業單位、顧問代表和村“兩委”干部意見,根據顧問專業特點,制定《“五顧問”履職細則》,設置基本工作項和加分工作項,細化顧問到村服務內容,讓顧問履職更加高效。二是健全顧問服務機制。建立顧問身份公開機制,將顧問聯系方式等公示在三務公開欄,并建立“群眾點單、網格員收單、村干部派單、顧問接單”服務機制,推動顧問下沉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網格一線,提升服務成效。三是服務發展上求實效。截至目前,駐村第一書記共為群眾報銷看病費用、銷售農副產品等民生實事702件;法律顧問為村項目建設、簽訂重要經濟合同提供法律意見158條,發放法治讀物6300余冊,舉辦法治講座、開展釋法答疑等法治宣傳活動145場,參與矛盾糾紛調處343起;技術顧問提供農業、手工業、加工業等方面技術咨詢服務561次,深入實地開展現場技術指導355次,培育產業技術人才281人,指導有條件的村民興辦合作社或家庭農場20個;財務顧問對村報賬員開展報賬和入賬業務培訓264次,解答財務問題489個;健康顧問到村開展健康義診78次,開展健康體檢953人次;文明顧問組織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活動257場次,參與群眾矛盾糾紛調處241次。
聚焦管理考核,激發顧問隊伍“新活力”。一是壓實管理責任。由選派單位做好顧問保障,為到村顧問落實人身意外險等保障措施,定期了解顧問工作開展情況;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農業農村局、縣衛健委、縣司法局等行業單位負責顧問日常管理;縣委組織部牽頭在每季度召開“一團一書記五顧問”管理調度會,凝聚合力,破解管理難題。二是建立顧問調度管理機制。由鄉鎮和村負責顧問對照履職細則進行考核,科學設置考評體系,將定性評估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使考核結果更精準。并定期組織召開“一團一書記五顧問”座談會,邀請部分第一書記、顧問和鄉賢代表參加,了解顧問到村開展工作情況,探討了解工作中了解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三是強化結果運用。開展“金牌顧問”選樹活動,定期開展走訪慰問一批成效發揮好的顧問和鄉賢代表,同時對成效發揮較差的顧問當年考核不能評為優秀等級,推動顧問履職更高效。(供稿人:孫周勤 王蔚婷 廖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