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臺:“一網三聯、信用賦能”闖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路子(一網三聯鄉村治理體系)
如何通過信用這把“金鑰匙”推動鄉村治理、賦能鄉村振興?桓臺縣按照“一網三聯”鄉村治理模式要求,深化拓展“黨建 網格”工作,全力織好村級黨組織體系與網格治理體系充分融合“一張網”,做實干部聯村組、黨員聯農戶、積分聯獎懲具體措施,探索實踐“一網三聯、信用賦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桓臺模式”。
近日,記者在桓臺縣起鳳鎮烏南村看到,村民們利用編織好的草編工藝品,兌換個人信用積分和草編原材料。據了解,烏南村在發展草編產業的過程中,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并探索實施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新模式,圍繞草編特色手工藝,建立起“原料提供-成品回購-積分兌換”的循環信用模式,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提升了群眾致富增收、樂于奉獻的積極性,讓信用這一“新變量”激發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桓臺縣起鳳鎮烏南村黨支部書記魏麥芳:現在已經把草編和信用體系結合起來了,環境整治、各項村務,只要積極地支持村委的工作,咱在供應原材料上會優先考慮。做到一定標準,一定的訂單數量,再額外增加獎勵,這也算是一個激勵政策。
今年以來,桓臺縣成立桓臺縣社會信用中心,搭建信用平臺,各鎮(辦)相應成立分中心,全面推行信用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五進”工程,在原有“自治、法治、德治”基礎上,植入了“信治”,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圍繞如何制定積分標準、如何做實積分運用、如何發揮積分作用實現突破,桓臺縣委組織部聯合桓臺縣社會信用中心組織開展“一網三聯、信用賦能”巡回宣講活動,通過標準化推進信用積分考核,發揮典型村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認可度,推動“一網三聯、信用賦能”提質擴面增效,讓群眾通過“信用賦能”積極參與到村級事務中來,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角”。
為豐富信用積分應用“新場景”,桓臺縣打出愛心長者食堂、愛心超市、愛心基金的“組合拳”,讓信用成為每一個桓臺人的“通行證”,最終讓守信的人得實惠、享榮譽。同時,推動積分獎懲與鄉村各項工作深度融合,在治理成效上創造出“新可能”,用“積分”凝聚鄉村治理的“正能量”。通過構建以村級黨組織為引領、黨員為核心、群眾為主體的精細化網格治理體系,把黨員日常管理、群眾行為規范從定性變定量,推動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明顯提升、群眾共建共治熱情明顯高漲。
桓臺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兩新”組織工委書記耿慶杰:桓臺縣將社會信用體系,與“一網三聯”有效銜接、深度融合。在積分標準制定、積分作用發揮等方面改革創新,把群眾日常表現通過信用積分來體現,讓群眾積極參與到村級事務中來,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角”。“一網三聯 信用賦能”既“聯”起了黨群關系,又“積”出了共治活力。(耿婷婷 張景富)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