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工作匯報片,用于項目現場會,效果很不錯,實例分享(項目工作匯報小視頻)
這是一部關于鄉村振興人才匯報片,用于上級走訪時的現場項目介紹,影片模式相對正式,內容帶有故事性,觀看體驗接地氣、不枯燥。(想看成片可私信)
——–【影片腳本】——–
【畫面】出字幕和航拍背景;游客在老井旁觀賞、游玩的畫面;老井空鏡;劉方軍書記與村民聊天的鏡頭;村民采訪;
【字幕】集聚人才力量 打造智力引擎
【旁白】六月的掌平洼風光秀麗游人如織,短短四年時間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成為小有名氣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這些變化得益于村黨支部書記劉方軍。劉方軍曾經在外經商頭腦靈活,龍廷鎮黨委把他請了回來;
【現場音】村民1:方軍書記回來以后發展杏梅、開發老井、建設農家樂,現在村里(旅游)火了,日子比以前好得多了。
部分畫面
【畫面】劉書記帶領村兩委等人員,修繕村子畫面;照片做動畫包裝;各種工作等;
【旁白】劉方軍是新泰市能人回請引進的眾多人才中的一員,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更在人才。近年來新泰市緊緊牽住人才這個牛鼻子,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抓好村黨組織書記、返鄉創業大學生、歸鄉興業能人、農村實用人才、第一書記、新鄉賢等重點人才隊伍建設,引導他們立足本職發揮作用,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
【畫面】照片做回憶;大學生、能人等辦理創業手續、發展鄉村建設的各種工作畫面;長興農業示范園等畫面;
【旁白】立足集聚新泰在外能人,實施桑梓人才工程。設立1,000萬元創業扶持基金,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為回鄉能人提供全方位服務,吸引了4,200多名能人返鄉創業。他們發揮資金信息優勢興辦起像長興農業示范園等一批大型農業項目,既帶動了產業發展,又促進了集體增收。
【畫面】谷里高科技示范園空鏡;工作人員收櫻桃,掃描,裝箱,發車的場景;大櫻桃空鏡;
【旁白】谷里高校農業科技示范園內,一箱箱大棚櫻桃發往全國各地,每斤櫻桃賣到150元,山嶺薄地上種出了金豆豆。
【畫面】周凱在櫻桃園里與相關人員交流,察看櫻桃的畫面;村民摘櫻桃,對著鏡頭微笑,手捧櫻桃;
【旁白】這個園子的主人叫周凱,八年時間他完成了從一名建筑老板到櫻桃大王的蛻變,先后發展櫻桃2,000畝,帶動就業300多人,幫助鄉親們實現了脫貧致富。
【畫面】羅列開會等的照片;做AE包裝動畫;農業項目的航拍畫面;村民養魚捕魚的畫面;村兩委成員采訪;
【旁白】圍繞打造高素質村級帶頭人隊伍,對全市村黨組織書記進行分類分層,培養863名村黨組織書記,分為20村集團、特色專業村、發展潛力村三類,組織開展書記論壇,外出游學,結隊共建等活動,村書記引領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先后探索出農光互補,河灘養魚,三產融合等村集體增收模式,加快了強村富民步伐。
【現場音】村兩委成員采訪:外出游學我們學到了辦法,回來后我們利用南方的模式,結合我村的地理環境開發河灘地,養殖鱖魚和鱸魚,去年村集體收入突破了100萬元,同時也為柴汶河沿岸的村莊提供了借鑒的經驗。
【畫面】開會畫面;建設、發展等場景;
【旁白】著眼培養飛不走的金鳳凰,實施育苗升級工程,嚴格標準嚴把程序宣聘120名大學畢業生回原集村任職,并完善育、留、用機制,使他們盡快進入村班子,特別是成長為村支部書記。
【畫面】王云龍走進田間地頭,檢查作物情況、工作交流畫面;快切各種農作物鏡頭;
【旁白】大學畢業后在外創業的王云龍,2016年回老家東都鎮酒臺村擔任村書記助理,他牽頭創辦3家企業使村集體年收入達到30萬元,讓這個沉寂已久的山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畫面】村航拍;兩委開會交流工作畫面;采訪;村子里的年輕人學習的畫面;
【旁白】去年村兩委換屆王云龍全票當選村黨支部委員。
【現場音】村兩委成員采訪:開展育苗升級工程主要是解決了制約農村發展的兩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個是人才問題二是村級班子的老化問題可以說為村級班子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畫面】各個村的返鄉人才在工作、在實干的鏡頭;做照片墻動畫包裝;
【旁白】通過實施重點人才培養工程,新泰市造就了一支扎根農村實干奉獻的人才隊伍,他們帶著初心與使命,飽含激情與夢想,踏著鄉村振興之路為三農引航,鄉村振興,黨建引領人才支撐新泰市將進一步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讓人才在農村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部分畫面
學會視頻腳本策劃,提升公司核心實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想看成片也可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