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點燃黨建品牌驅動器 激活示范引領新動能(點燃黨建新引擎)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近年來,常州高新區堅持黨建引領、上下聯動、區域共建,各基層黨組織創建特色黨建品牌,有效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通過不同形式,開啟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新階段,激活示范引領“新動能”。
稅之濱:繪出萬戶稅收“同心圓”
“稅務部門就是企業的‘娘家人’,他們組建專家團隊到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還有線上定期開展的‘點對點’解疑。”日前,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稅務所的“新稅管家”謝乾東來到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開展政策輔導宣傳,企業負責人胡正海提起之前濱江稅務所的留抵退稅服務,贊不絕口。
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稅務所只有22人,其中16人為黨員,平均年齡48歲,所轄范圍內有納稅管戶11485個。雖然人少事多困難不小,但是,每位黨員干部都能站出來、豁出去、挑重擔、敢擔當。成立近4年來,他們憑借優質的稅費服務在廣大納稅人、繳費人中樹立了良好口碑。同時,濱江稅務所還創建了黨建品牌——“稅之濱”來充分發揮“紅色引擎”作用,繪制黨建“同心圓”,將黨建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行動。
自今年4月1日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以來,濱江稅務所迅速行動、靠前服務,不少企業及時拿到了這份“幸福賬單”。“稅款迅速到賬,進一步充實了企業的項目建設資金,真是‘及時雨’。”剛辦完留抵退稅業務的新創碳谷控股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吳燕娟感嘆良多,她說,企業第一時間申請到賬的退稅金將用于基建工程款和購置生產設備。留抵退稅政策的紅利,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底氣,加快科技和產業創新的步伐,有力推動新創碳谷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園建設進度。
“擺在賬上”的稅款以“真金白銀”的形式“退到手上”,有力充實了企業現金流,支持穩崗穩產、研發創新、智改數轉等,助力企業長足發展,為穩經濟提供了強力支撐。
近年來,為確保企業方便快捷地享受各類稅費優惠政策,濱江稅務所黨支部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春雨潤苗”行動、“新稅管家服務”為抓手,及時潤澤惠及市場主體,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建立“精準對接+定制服務”專項工作機制,啟動了網格化服務模式,建立“一企一策”臺賬。根據納稅人行業劃型和經營規模,對符合相關稅收優惠條件的納稅人進行分類標簽畫像,實現需求響應“一對一”、精細服務“點對點”,讓政策紅利不漏一戶,助力企業茁壯成長。
美育國賓:推動社區建設美美與共
6月27日,三井街道國賓社區發布“美育國賓”黨建品牌,通過打造黨建朋友圈沙龍、為民服務矩陣、黨建 云服務公治模式等,力求在社區的高質服務中美育居民,激發社會服務與治理新效能。
這次三井街道國賓社區黨建品牌的創建煥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推出特色黨小組的紅色美育計劃、黨建聯盟的悅黨建朋友圈沙龍;二是在原有陣地建設基礎上,打造全市首創黨建引領新媒體普法“井鐘常鳴”基地、打造新就業群體服務站“井小哥來吧”,形成五大為民服務陣地矩陣模式;三是引領區域云平臺云服務數字科技,運用大數據多維度形成云黨建、云服務共治模式;四是點亮“井小賓”黨員身份品牌,踐行小賓在網格、小賓宣教隊、小賓議事會系列項目。
三井街道國賓社區從2016年成立至今,堅持黨建引領,在全市首創了多社聯動的黨建服務創新機制,黨支部從剛成立的23人發展到現在108人;黨建聯盟單位從起初4家發展到如今的12家。
依托全市首創的“樂享 睦鄰驛站”社區綜合服務品牌,三井街道國賓社區開發設計了社區治理、家庭教育、文化興趣、心理輔導等20多個主題項目,開展各類主題活動272場,服務超45000人次。國賓社區還先后獲評全市“五星級”社區黨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以及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先進單位、省級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
壹企服:助推雙創企業發展 1℃
作為全市首家眾創空間黨組織,近年來,嘉壹度黨總支依托嘉壹度青年眾創空間建設,以“五聯機制”樓宇黨建工作法為抓手,以“壹企服”樓宇服務品牌為特色,將樓宇黨建與企業雙創深度融合,通過紅色啟蒙讓初創企業0℃ 1℃夢想破冰,紅色引領幫助企業37℃ 1℃夢想升華,紅色助推實現企業99℃ 1℃夢想綻放,讓黨建工作成為引領雙創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1℃熱量。
黨群服務有高度。2020年10月,由三井街道出資打造的嘉壹度黨群服務中心全新亮相。中心以“壹企服”服務品牌為抓手,聯動稅務、工商、人力資源等部門,組建“一米圈”黨員服務隊,為轄區樓宇內黨組織、企業和黨員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截至2021年,嘉壹度已經入駐孵化的項目超500余個。
黨群服務有溫度。嘉壹度黨總支發布“壹 ”文化活動品牌以來,積極開展“壹家親”“藝學堂”“益起來”三大系列活動。疫情期間,支部黨員沖鋒在前,既有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員,也有一線志愿者為居家隔離的家庭運送物資等,同時發布“學習強國”平臺積分獎勵機制、黨支部大會、支委會、主題黨日活動等6項制度,進一步促進陣地活起來、黨員聚起來、青年動起來。
黨群服務有熱度。嘉壹度黨群服務中心堅持黨建引領,打造開放共享的服務陣地。自開放以來,常州市稅務局、河海實驗小學、河海大學等多家單位來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30余場次。引入政務服務便民自助終端,為黨員群眾就近辦理個人完稅證明、社保個人對賬單打印等提供便利。嘉壹度黨總支先后獲評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省級互聯網行業黨建示范工作室等稱號。
黨員示范戶: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徑
6月27日,孟河鎮樹新村的黨員示范戶商國新家中迎來了這一天最熱鬧的時候。村內黨員來到他家中,重溫入黨誓詞、觀看紅色電影,同時,商國新還開展學習宣講。熱鬧的學習氛圍中,一旁的“黨員示范戶”掛牌標識格外醒目。
這樣的“家庭課堂”,商國新每周都會在家里舉辦,課堂圍繞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主題,進行專題研討、政策解讀、故事分享、放映主旋律電影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把大道理轉化成群眾能聽懂的小故事,讓廣大農村黨員群眾樂享家門口的“理論大餐”,有效激活黨員冬訓“神經末梢”。
近年來,孟河鎮全面推行黨員示范戶工作,積極構建“鎮黨委—村級黨組織—黨小組—黨員示范戶—黨員—群眾”六位一體治理體系,讓基層黨員群眾深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家門口”“黨員就在我身邊”。黨員示范戶成為密切干群關系的“凝合劑”、鄉村治理的“新引擎”。
構建“長效紅網格”,優化鄉村治理新路徑。嚴格按照原則標準,全鎮選優配強70余名黨員示范戶,構筑起黨建引領下的網格覆蓋體系、黨員教育管理體系和困難群體幫扶體系,形成鄉村治理“長效紅網格”。
打造“黨建生活圈”,凝聚鄉村治理新力量。黨員示范戶定期召開戶內黨員會議、組織黨員集體學習,利用黨員群眾碎片化的時間,見縫插針,就近就地開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送學上門等形式的“微生活”,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打造鄉村善治“黨建生活圈”。
織密“便民服務網”,增添鄉村治理新動能。黨員中心戶組織戶內黨員積極參與防疫宣傳、核酸檢測等志愿服務活動。同時,70余名黨員示范戶及戶內黨員還與生活困難黨員、困境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開展“一對一”“多對一”長效幫扶活動。(吳燕翎 尹夢真 徐蕾 侯正萍 張海韻)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