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黨建引領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力量)
原標題:天水:黨建引領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中國甘肅網8月27日訊據天水日報報道(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柴琪 張文都)天水市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入實施“五大工程”,統籌推進農村、城市社區、新興領域等各領域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使全市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城市治理精準精細,產業發展碩果累累,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一份份亮眼答卷、一幕幕溫暖畫面、一件件惠民實事,都是黨建“紅色引擎”激發的“新動能”。
“一次次集中學習,一堂堂理論宣講,無不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受洗禮、黨性上受鍛煉、行為上受戒懼,切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近日,在天水舉辦的全省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上,麥積區中灘鎮黨委書記劉忠秋說,政治屬性是基層黨組織的“魂”,抓住了政治建設就抓住了基層黨建工作的要點,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培訓計劃,市、縣舉辦新任縣處級領導干部、新任科級干部、中青年干部、優秀年輕干部等專題培訓班20期培訓2500人次。開展紀檢、宣傳、政法、統戰等系統干部培訓10期培訓520人次,組織300名縣處級干部參加甘肅干部網絡學院黨的創新理論班次學習。
黨建促發展、發展強黨建。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深化各領域改革,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多項措施落實,健全城市基層治理體制,完善新興領域黨建機制,有效凝聚強大組織合力。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初秋時節,秦州區楊家寺鎮石馬村委會的上空,一面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村民們圍坐在文化教育長廊下,村支書馬景剛津津有味地為村民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會《決定》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主講人接地氣地解讀,群眾聽得仔細認真。
作為鄉村振興示范村,石馬村近年來的變化讓人矚目,民房青磚黑瓦、巷道干凈寬敞、果蔬大棚矗立,茶余飯后,群眾坐在黨群服務中心聊天納涼……一副靜怡舒適的田園風光撲面而來。而在石馬村新開的一間“幸福食堂”里,村民們圍坐在飯桌前,一邊吃著香噴噴的飯菜,一邊嘮著家常,呈現出一派熱鬧的“煙火氣”。“我們開辦‘幸福食堂’,就是解決村上‘一老一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吃飯問題,為外出務工家庭解決后顧之憂,送上暖心服務。”馬景剛說,產業是船,黨建為帆,石馬村“黨建鏈”串聯起了“產業鏈”的蓬勃發展。
而在秦州區大門鎮田于村鮮切玫瑰產業園,收獲的氣息撲面而來,9萬多株綻放的玫瑰將占地20畝的連棟溫室大棚裝扮得姹紫嫣紅、香氣四溢。采摘玫瑰的工人穿梭在一片片花海中,勾勒出一幅景美產業興的鄉村振興圖景。“我們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紅色引擎’,走出了一條黨建領航、產業興旺、民富村強的產業強基之路。”田于村黨支部書記王文輝說,為了念好“產業經”,讓集體經濟更有活力,村上積極爭取項目銜接資金建成玫瑰產業園,試種的高原紅、艾莎、洛神等品種玫瑰,已于今年6月份上市銷售,“黨建+”賦能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 8月25日,當記者來到秦州區天水郡街道藉水南路社區時,該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昭正在協商解決山水新城怡和園小區停車位少、車輛亂停亂放的問題。楊昭說,社區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任何事情都不敢馬虎。特別是在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等問題上,不耽擱、不拖延,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矛盾在一線化解,大事不出社區,小事不出網格”,構建黨建引領、齊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天水市堅持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有效途徑,著力構建統得起、兜得住、管得好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堅持管行業必管黨建,在交通運輸、互聯網、快遞等行業領域成立行業黨委6個,各行業黨委圍繞中心工作,結合具體業務抓黨建,持續推動黨建工作從“有形”覆蓋向“形神兼備”轉化提升。
基層強則國強,基層安則國安。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錨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宏偉藍圖,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破局突圍、加速追趕,昂揚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